-
May 28万万没想到!除了文昌帝君,这4位也是考生守护神!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考试是普通人实现功成名就最重要的方式,考试不但考的是学识,同时也考验着每个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运气,所以考试之前祭拜“考神”成了读书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 在众多的神明中,有五位神仙有护持文运之职能,执掌着世间的功名利禄,保佑众学子。 文昌…
-
May 28多做善事,就能功过相抵?佛教因缘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
很多人认为:通过多做善事可以弥补过去的过错,即所谓的“功过相抵”,这一概念尤其是在佛教中有着深刻的解释。 那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多做善事,就能功过相抵”这样的说法是否成立呢?佛教中的因缘学说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什么是因缘果报?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
May 27和尚为什么不能喝酒吃肉?佛经里并未要求,是一位皇帝规定的
说起佛教的戒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禁止吃肉,那你知道吗?其实在原始佛教中,并没有在饮食上作出规定。 佛陀时代的僧侣,生活非常简朴,靠以乞讨为生,所得到的食物多为施主给予,无法选择食物的种类。因此,早期佛教并未对食物做出太多限制,佛经中也没有直接禁止吃肉的规定。 那为什么我…
-
May 27一日一禅:与人相处,放大心量
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就原谅和容忍他 来源丨凤凰网佛教文化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
-
May 24去寺院能给佛像拍照吗?这些常见的入寺禁忌和规矩你应该知道
如今,寺庙游是很多人会选择的旅游方式,然而寺庙作为宗教场合,常常有许多的规矩和禁忌,许多人会疑惑: “逛寺庙饿了,可以吃自带的肉质零食吗?” “可以给佛像拍照或合照吗?” “与僧人一见如故,能握手或拥抱吗?”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整理了一份“入寺游玩常见答疑清单”,希望…
-
May 24一日一禅:增加幸福感,从改变自己开始
千万不要抱怨别人认为自己一贯正确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大山”无法移动但我们可以调整心态,改变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做出改变的计划降低期望值,增加幸福感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生活环境但可以改变适应环境的心态和处世的方式愚公可以移山我们也可以,搬到山…
-
May 23什么是“娑婆世界”?佛教为何称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揭秘世界的本质
佛教称呼我们这个世界叫 “娑婆世界”、“大千世界”,大家都很熟悉,但具体什么意思,不一定都清楚,今天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佛教术语,“娑婆”两个字念“suō pó”,是梵语音译,翻译过来是能忍、堪忍的意思。 佛认为众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一切都…
-
May 23一日一禅: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适时低头,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来源丨凤凰网佛教文化 –…
-
May 22结夏安居!出家人的“夏令营”,各寺院正式进入结夏安居模式
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起,众多汉传寺院就会开始结夏安居。它作为丛林的一大重要事宜,其中意义非同寻常。 何谓结夏安居? 安居,意译为雨期,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安,即是形心摄静;居,为要期在住;安居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静心修习,以求证悟。 在…
-
May 22共襄盛举!中国佛教代表团赴泰出席第19届联合国卫塞节庆祝活动
2024年5月19日至20日,第十九届联合国卫塞节在泰国曼谷盛大举行。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佛教代表、嘉宾、学者及信众齐聚曼谷,共同纪念佛陀的诞生、成道和涅槃,并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建立信任和团结的佛教之道”展开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联合国卫塞节是促进不同国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