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15今日入伏 | 超长待机的40天,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今年,我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入伏后,雨水让地表湿度变大…
-
Jul 12从哪一道轮回而来,依据表相就能判断出来,看看你来自于哪一道?
众生都是轮回在六道之中 因此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 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特征 通过这些特征 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 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 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是无…
-
Jul 12义净国际大会在马来西亚隆重召开
2024年7月11日,由马来西亚国家团结部指导与主办,马来西亚国家博物局、国家档案局鼎力支持的“义净国际大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启幕,中国代表团、义净大师故乡山东佛教界代表、著名专家学者、马来西亚各界人士500余人济济一堂,隆重庆祝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
-
Jul 11寺庙也有南北差异?为什么南方寺庙的墙多为黄色?北方则多为红色?
★ 佛 ★ 寺庙是信仰与修行的场所, 它的神秘与庄严总会引发世俗之人的好奇。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 北方的寺庙墙壁多以红色为主, 而南方的寺庙则偏爱黄色, 寺庙也有南北差异? 这其中究竟有何奥秘呢? 三大佛教 东汉初年,大月氏使者来到中国,向汉明帝献上了佛经和佛像,佛教正式…
-
Jul 11“晒书节”、“天贶节”,农历六月初六,一个正在消失的传统节日
今天是农历六月初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六月六是十分热闹而又忙碌的一天。 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即便是出家之人,佛教弟子在这一天把经书翻出来晾晒,道教将这天视为上天恩赐吉祥和好运的日子,称为“天贶节”,道教徒们会进行祈福和祭祀…
-
Jul 10人世间八万四千的烦恼,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
世人都有烦恼,而在佛法中,烦恼更是迷惑自性的魔障。用“八万四千”来形容烦恼之多,虽然各人的烦恼各式各样,但追根究底,都是“贪嗔痴”这三种根本原因所引起的。在佛法中,这三种被称为“三毒”,是十分阻碍修行的。 简单地说,凡夫对自己所喜欢的人事物,自然想要执为己有,这就是贪;相…
-
Jul 10灵隐寺推出丛林生活体验禅修活动,人数爆满!禅修活动为何受年轻人青睐?
近期,杭州灵隐寺发布了2024年丛林生活体验报名活动。 灵隐寺通过其公众号详细介绍了活动内容与进修安排,同时也清晰列出了参与资格,包括年龄需在23至30岁之间、承诺全程参与并遵循寺庙规定、保持身体健康、对佛教持有尊重态度、同意在活动期间上缴手机等。 尽管限制颇多,这一丛林…
-
Jul 09沙弥、比丘、僧人、和尚、喇嘛:这些佛门称呼,有何不同?
我们常常将佛门中人统称为“和尚”、“僧人”,然而,这实际上是对不同身份和角色的佛教徒的一种误解。 在佛教中,称呼的方式确实是多样化的,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佛”、“菩萨”、“罗汉”等,这些都是佛教中地位较高的尊称。 然而,对于普通的佛教弟子来说,像“沙弥”、“比丘”、“和尚…
-
Jul 09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最近网络上的一段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和共鸣。 视频中,奶奶为孙子烧好菜、盛好饭。自己却因为不舍得开空调,焦热难耐,她向孙子诉苦“热死了,很累”,本以为能得到孙子的安抚,然而,孙子却并不领情。 奶奶十分委屈的说:“这都不能感动你一下?” 孙子却反驳说她没苦硬吃苦,“你只…
-
Jul 08恭迎韦陀菩萨圣诞 | 手持降魔杵,护寺正法,威震三洲
走进寺院的天王殿,首先便看到笑脸相迎的弥勒菩萨,而在弥勒菩萨的背后,则是一尊手持宝杵、面向大殿、威武庄严的将军形象,这就是佛教第一护法神——韦驮菩萨。 7月8日,农历六月初三,为韦陀菩萨的圣诞之日。而值此殊胜吉日,祈愿人间风调雨顺、无有灾厄、国泰民安! 韦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