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宝华寺又称宝华禅寺,在旺山村薛家湾宝华坞。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 1500年的历史。 据说天监二年,有位憨憨尊者,从天竺(印度古称)远游震旦(中国),一天路过尧峰,见这儿山势奇特,展开的山脊,左三右四,像枝盛开的莲花,心中万分喜欢,于是就在这儿驻足停留。当时这里有位叫吴广的人,就将自己的宅院捐献出来给憨憨尊者作了佛寺,这佛寺就叫作“宝林院”。 那么宝林院又怎么变成“宝华寺”的呢?原来,莲花在佛教徒的眼中是纯洁的宝花,莲花的纹饰常被装点在佛座上憨憨尊者当年在此地驻扎立寺,就因这儿山势如莲,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鏐,就因此将“宝林院”改成了“宝华寺”,“华”在古代和“花”字相通,从此,这儿的山峰、山坞也就有了宝华山、宝华坞的美称。宋代,因智显禅师曾在此居住,因此又有“智显禅院”的称呼。 千百年来,宝华寺几经兴衰。到宋朝祥符年间,宝华寺已年久失修,当时郡守秦羲曾对宝华寺作过一次较大休茸,重建殿堂、经藏,将殿宇修建得飞檐翘角,金碧辉煌,被人们称为胜刹。清末民初,宝华寺又日势颓败,庙址为豪家所占,改成了坟墓,后来在原来寺庙的东面重建了一座小庙,但不久连这座小庙也逐渐荒废了。宝华寺原有憨憨井,憨憨桥,憨憨塔,智显塔等古迹,今除憨憨泉仍清流不衰外,其他古迹已经荡然无存了。
现宝华古寺由旺山村投资重建,在原址重树殿宇,重塑佛身,开园植树,造桥引流,对憨憨泉也重加疏浚,筑亭保护。这些举措,对于恢复尧峰山的历史古貌,增加吴中旅游的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观音池:因池内有观音雕像而得名。观音,又称“观世音”,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观音以慈悲为怀,誓言要普救世上所有受苦众人后才成佛。观音信仰,在民间的影响甚大。池中汉白玉观音塑像,手持净瓶,通体洁白无瑕,象征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心和无私胸怀。
憨憨泉:在观音池(放生池)旁,有一梭形六角亭,亭子里是一口井,花岗石栏,在花岗石栏的里侧有台阶走下去,不过四五级台阶,就到水面,这就是苏州的又一处憨憨泉。
据旁边的说明介绍,憨憨泉,又称颔颔泉,据说天竺颔颔尊者曾手持锡仗,云游四方。一日来到尧峰山下,见这儿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便将锡仗插入泥中,决定在此筑庙驻足。谁知当他拔起锡仗时,地下就有一股清泉涌出,从此永不干涸,被人称作颔颔泉。也有人说,有仙人路过此地,被宝华寺僧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留下了这口井。这儿的泉水,天旱不竭,天涝不溢,甘甜清洌。
当地人介绍说,这憨憨泉的水,只要用桶去舀,总是舀不完,因为这是山泉水,泉脉能不断来补充水量。当然如用抽水机,那是能抽干的。因为造了亭子,许多游人去宝华寺进香时,总喜欢在这里坐一坐,休息一下,看看幽静的周边景色,静一下心,再去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