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靖江是佛教兴盛之地,历史上寺庙的具体数量已无法具体考证,清代最盛时有160多座,平均方圆三公里就有一座。众多的寺庙道观大部分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也有些古寺历经沧桑,仍然能显露佛光。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青龙寺缘起
青龙寺位于江苏省靖江市季市镇季市村东部的李家圩,地处季市村与季东村、泰兴市珊瑚镇南洋村的交界处,地势平坦,连通多地。
青龙寺旧时为青龙庵,始建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又称东岳庙,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为降服青龙、免除水患、镇土安民而建,是靖江北部地区规模与影响最大的寺庙;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尚广法募化再次兴建,山门三间、正殿五间、侧屋五间;民国时由于战乱而不断遭到破坏,文革时彻底毁去,仅留有一些石碑石刻。1995年群众呼吁重建,2002年开始重建,改称青龙禅寺,为仿明代斗拱建筑,飞檐戗角英姿挺拔,寺内有金刚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寺庙为明代斗拱式建筑,飞檐戗角、英姿挺拔。寺院内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念佛堂、孝祖堂、斋堂等诸多宫殿,寺庙东侧为一张青龙桥,南侧有孝子坊,在建的青龙宝塔气势宏伟,青龙宝塔再往南是青龙寺正坊,整体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佛教文化园区。
青龙寺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全称为“殷春生孝子坊”。殷春生此人,清末民初人物,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就懂孝道。母亲双目失明后,他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白天劳作不休,含辛茹苦,晚上照顾老母,无微不至。一个冬天的晚上,他为给母亲取暖,将一个火钵放进母亲的被窝,随后外出有事。不料母亲一个不小心,弄翻火钵,引来火灾。待殷春生赶至家中,母亲已经葬身大火,春生大叫一声,气绝身亡。春生孝母之事,感动了乡邻。地方官员将他的事迹上报给孙中山总统,先生大为感动,下令建造孝子牌坊,并亲自题写了“大总统令"四个字。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有关靖江青龙寺的更多介绍,可以从寺前碑亭内的《重建青龙寺碑记》中找到答案:
自古扬州东南百公里,长江左岸,名青龙港,地季家市临江而立。至大明一统,洪武帝命诚意伯刘伯温巡视天下,意在觅宝地而阻龙兴,永保江山。睹季家市有氤氲之气,登岸知为青龙港。乃观天象,勘地理,览其南则大江若抱,孤山若迎,吐纳江川之气,荟萃人物之英,定此处为山水龙脉,奏请建寺于龙头。
洪武五年,太祖敕赐青龙庵。四方百姓,咸感威灵,皆尊称之东岳庙。及至清末,乡绅立孝子坊于青龙寺,时大总统孙中山题字:烈烈轰轰公元不死,喜喜出出天成其名。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青龙寺近代一毁于抗战,再毁于大跃进,三毁于文革之殇,诸迹皆毁,不复旧观。
然佛恩常在,祖德不去。虽沧桑几度,而香火犹存。岁次癸酉,逢盛世,顺民意,佛历二五三六年正月廿日,众乡贤集议重修青龙寺,得四方捐助,虽困难叠起,幸有本村人氏秦振声顺应民心,选址施工。阻碍源自于上下,多次险遭拆毁,秦信士鼎力相争,蒙诸佛菩萨护法加被,化狂澜于无形。
法脉续则信士集,更得沪上善信极力拥护,皆愿青龙寺法地重起万代兴隆,酬功报德广种福田。于是,合力齐心,乐效其力,乐用其资,重建前后佛殿,户牖辉煌,焕然一新。梵刹原址新韵而室宇赫赫,金身广大威灵而法像灿灿。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季市古镇再现胜迹,古佛道场名曰青龙。已建成者,后殿中为大雄宝殿,左右列以观音,地藏二殿,前殿中为天王殿,左右各为念佛堂,五百罗汉堂,念佛堂前,钟楼附焉。僧寮位左,斋堂附后。已树牌坊四座,九龙坊,山门坊正前,左孝子坊,右忠义坊,青龙宝塔建设之中。
青龙寺传说
靖江青龙寺传承着数百年的崇孝扬善文化,也是古镇季市人的孝善图腾,人们来这里烧香祈福,香火不断。从建筑规模上不难看出当地对这座寺庙的重视,或许与那段《青龙寺的传说》有关:
据说,明太祖末元璋自建大明皇朝,定都南京,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不觉心喜。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一日近四更天,明太祖得一梦,梦见东方有一青龙,腾空而起,张牙舞爪,十分恐怖。惊醒后,一身冷汗,自觉不爽,忐忑不安。
第二天早朝,太祖草草了理朝政,退朝后,在后书房召见了军事刘伯温,详述梦境,刘伯温闻之,沉思了一下,日:“启禀太祖,此乃不详之梦,青龙,妖孽也;升空为作怪。其意是东方有人要造反,以防不测。”
太祖大惊,问之“有何妙计?”
曰:“太祖不必惊慌,可派人到东方私访,观之动静,方可施策不难。”
太祖即令军事刘伯温多带银两,派三个随从保护,测日起程,沿长江顺流而下,微服私访。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刘伯温一行,首站镇江,见当地民众皆安居乐业,市井繁荣,并无不详之兆。几日后,又到无锡、姑苏,走市场、访城乡,亦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男耕女织,其乐融融,心中稍爽,奏明圣上,告之吉祥。
但心中疑团未解,不敢回京。即过江北上,来到南通,走街串巷,不觉大吃一惊,南通,宝地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繁华不用细表。文人雅士云集,商旅已超京城,此乃人才辈出之地。且有一民谣流传:“南通要出三斗三升菜籽官。”意思是说南通要有许许多多的人做大大小小的官员,数量之多,犹如三斗三升菜籽。你看惊人不惊人。如果有这许多官员联合起来对抗朝庭,那还了得,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刘伯温立即派八百里快骑,奏禀明太祖,太祖降旨,设法处之。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刘伯温奉旨,与南通州府商议,以筑路、修桥为名,将南通地区原有的道路、河流、桥梁等,破坏尽夷,这一来,南通吉祥宝地遭损,人才尽费。(以后做官之人少之又少,这是后话,不可信之。)
不日,刘伯温一行来到古镇季家市,已近黄昏,就地住宿,上街观之,十分繁华,尤其小吃闻名。食之,十分可口,其味不逊宫庭宴席,大炉饼香脆无比;老汁鸡,味美价廉。被季家市的小吃迷住了,不走了。
一天深夜,刘伯温从梦中惊醒,吓得一身冷汗,其梦如太祖之梦,大叫一声“不好”。随从们被叫声惊醒,问之,刘伯温不语。
第二天,刘伯温不敢态慢,走街串巷,仔细看过究竟。来到李家圩,反复多次观之。不觉大吃一惊,此乃藏龙之地。龙首在庄东头,龙身沿着村庄弯曲卧之,龙尾在火星庙处。噢:原来如此。刘伯温恍然大悟。
刘伯温不走了。奏明太祖,太祖降旨,设法处害。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刘伯温选黄道,择吉日。深夜,桌上摆设供品,点燃大香大烛,披头散发,手舞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对天作揖,来回转动,欲请张天师下凡,拿妖捉怪。不一会,只见季家市上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架,倾盆大雨,伸手不见了五指,张天师从天而降,挥动宝剑,在火星庙西边,横空一剑,将龙尾斩下,青龙疼痛难忍,腾空而起,从季家市界河桥东50米处钻入地下,从如皋黄市白龙镇飞上太空,直奔东方逃循。倾刻,季家市上空,又复明月,这一变化非同小可。
第二天,季家市的人们吃惊非小,且季家市出现了两种怪现象。
其一:原本平静的界河水,自那一夜间,界河桥西边,河水依然平静,河水经过不到三丈宽的界河桥,水流落差三尺有余,水流声响如雷,数里以外,都能听到,且桥东出现了一急流旋涡,喘急无比,过往船只,稍不留神,翻入旋涡;无影无踪。白龙镇处,亦有类似的旋涡,遥相呼应。
其二:火星庙西边的平地,第二天出现了一条小河,河水静静地流向界河。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你说怪不怪。连续数日,季家市地区,街头巷尾,人心惶惶,众说纷云,怪论百出,人们无法安居乐业,市场萧条。
刘伯温喜在心中,忧在民间。为保一方平安,拟在李家圩东头,青龙之首处,建一寺庙,永远降服青龙,造福人民,由李春渠等人建造,建成后,取名“青龙庵”(已上事实有历史文献为证。)
青龙庵建成后,张天师派东岳菩萨前来镇守。东菩萨乃黄飞虎是也。(《封神演义》有记载)他掌管十殿阎王,利害无比。东菩萨又邀观音、罗汉、地藏王等众神仙,同享人间香火,共保一方平安。
自建成青龙庵后,季家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人们忘不了东菩萨的功绩,“青龙庵”又称“东庙”。
以后数百年,“青龙寺”“东庙”闻名如、泰、靖,直至江浙两省。人们烧香拜佛,络一不绝,祁祷和谐,保一方平安。
几经苍桑,岁月悠悠,战事不断,被破坏无存,“青龙禅寺”于一九九六年又在各界人士努力之下又在季家市东南原址建成。现在人们亦可目睹雄姿。
大跃进年代,疏通界河时,界河水全部抽尽,唯原季市被单厂门口河中有一旋涡,水无法抽尽,白龙镇处也是如此,据说是通地下河。季市小学西边的小河也是在十几年前被人们填平建房。据说小河是张天师斩妖龙留下的痕迹,旋涡、地下河是青龙逃跑的路线,这些都是传说,历史上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来源 | 综合网络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绍兴第一古刹,无数文人雅士为此驻足!
顺治皇帝曾在此地隐居,古刹从此香火旺盛!
位于悬崖峭壁上的寺庙,据说观音曾在此地修行!
古寺因地得名,无数名人为其留下诗文!
古刹被九龙环绕,寺里泉水常年不涸,被视为“圣水”
名甲东南的千年古刹,据说观世音菩萨曾多次在此现身!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这座寺庙为镇水而生,传承了千年的孝善文化

扫码关注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


经书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