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被地府勾魂后大闹地府的时候说:“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出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
道教主张天人合一,修身养性,达到清静无为的目的,如此才能参悟天地的大道,最后返璞归真,看透事物的本质。这句话可谓说出了人生修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颇有一种看破红尘,羽化登仙的意蕴。
不管是佛家和道家,都把这句话奉为金科玉律,很多人也把这句话当作人生的最终目标。那么“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里面的“三界”到底指的是哪三界,五行又是哪五行呢?
道教三界:天界、地界、人界。
道教的道祖老子在《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句也是道教思想的精华所在,更是揭示了道教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道。
道教是一个神仙崇拜的宗教,道教的天、地、人三界,简单来说,天界就是先天尊神和后天仙真所生活的世界;地界则是鬼怪所居的幽冥界,像酆都大帝治下的酆都,东岳大帝统治的泰山,都属于地界;人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自然界万物的生存空间。
按照道教《三官经》的记载“……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较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道教最早关于三界的定义则是天、地、水。
早在道教诞生之前,人们就认为生活离不开天、地、水,在此期间更是出现了比道教三清尊神还早的三位神仙,即天、地、水三官,分别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俗称三官大帝。道教认为三官能为人赐福、赫罪、解厄,即天官赐福、地官赫罪、水官解厄。
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共六天):欲界天是人畜所居的四大洲,包括无间地狱,此界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我们就在这个世界里,包括地狱,畜生、饿鬼等,如想解脱出来,必须断掉这些欲念,才能脱离欲界天。
色界(十八天):色界十八天共分四禅,即: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色界天无饮食之欲、无男女之欲、无男女之别,处于禅定状态,此界生命皆由化生,即借业力而现,此界天尚有宫殿,亦有现象界,禅悦为食,四禅九天的最后五天就是圣者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不还天。“不还天”就是不回六道轮回了,即达到三果阿罗汉的涅槃境界。此界众生必须观色相皆空性,了知诸法本空,不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离色界天。
无色界(共四天):无色界天没有任何色相,无物质、无身体、宫殿、国土,唯有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此界众生必须要了知心意识当体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离,见达自性,则当下即可出离无色界天。
上述三界,在境界上有很大的差别,但仍是迷妄有情,是未得到真正解脱者所处的空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迷苦,犹如大海,故又称苦海。所以佛陀教化我们要跳出三界方得真正解脱。这里的跳出三界外,即超出生死轮回,进入另一个宇宙时空,获得永恒的生命,与时空融为一体。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
《尚书》记载:“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由此可见,五行各有各的形态,十分容易理解和记忆。
另外,五行还存在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彼此相互转化,成为道教的基本元素之一。所以“不在五行中”的意思就是说,做任何事,都不受这些物质的影响,跳脱在五行之外,那就是我们所说的“道”了。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实属不易。
五行的意义用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表现: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其对应关系如下:
五行相生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因为木干暖生火;
火生土:因为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因为土藏矿生金;
金生水:因为金销熔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润泽生木。
五行相克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间之关系是相互克制的。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扎根土里;
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
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
文章来源 | 综合网络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