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文/本源法师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夫到成佛的三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这段绕口令似的话语,原是指在修行中对禅的理解与顿悟,而我们读来却似云山雾绕,到底该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在我看来,这段话与其说是对禅的理解与顿悟,到不如说是从凡夫到成佛的三种境界。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凡夫“看山就是山,看人就是人”


我们平常生活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人是人,看狗是狗,如果用《金刚经》中“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眼来比对的话,这是谁的境界?凡夫,这是六道中凡夫肉眼的境界。


凡夫把肉眼看到的一切事情都当真了,所以“看山就是山,看人就是人”,我们看在座的诸位都是人,大家看师父坐在讲堂上也是个人,这是肉眼看到的。但是肉眼有没有障碍?你们能看到我明天的样子吗?能看到我讲经结束后,回到房间的样子吗?看不到,这就是肉眼有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证得慧眼的人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天眼比肉眼高明一点,但本质上差不多,因为都把因缘所生法当真了。《金刚经》里面怎么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这些都叫“相”。凡是你能感觉到的这些“相”,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假相,是因缘所生法,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缘起缘灭,其过程是无常的、生灭的,没有一个真实的相。《金刚经》又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能认清一切事物的真实相,你就见到了如来。这个“真实相”即是指的非相、空相,就是用阿罗汉的慧眼看世间。


证得慧眼的人,他的人生有了一定高度,福报和智慧也就不一样了,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能不执着,心不随境转,这就到了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我们世人为什么会痛苦?因为执着真有,我喜欢他这个人,喜欢这个东西,当他们变化时,你就会痛苦。然而,当你具足了慧眼,就不会当真,失去了就失去吧,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你的内心很平静,你能认知到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福报所感召的,也就不会因为失去而痛苦了,这是自利的智慧。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菩萨法眼

“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还有一种智慧是利他的智慧。菩萨为了要度化众生,进一步修得了法眼,法眼能观众生的诸根利顿而因材施教。菩萨看似每天和凡夫一样兢兢业业积极工作、学习、生活、修行,却能“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从空出假,利用一切如梦如幻的假象来广结善缘,广度众生。菩萨不同于凡夫用肉眼“看山是山”,菩萨拥有慧眼与法眼,能以中道的智慧观万法,既不会像凡夫执着于相状,执妄为真,也不会像阿罗汉执着于断灭,归于顽空,而是安住于即空即假即中的境界,这就到了第三层境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由此可见,禅宗“观山水”的典故,与其说是人生的不同境界,到更不如说是从凡夫到成佛的三种境界。


文章来源 | 觉悟号

图片来源 | 十愿网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名甲东南的千年古刹,据说观世音菩萨曾多次在此现身!
佛、道不相容?供奉道教东岳大帝的庙宇,管理者却是一群僧人
千年古刹曾是西施范蠡居住地,现为红色教育基地
这座寺庙拥有着亚洲最大铁卧佛,宋英宗亲自为其赐名
供奉关公的寺庙,你见过吗?
城隍庙改建的千年古刹,你见过吗?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从凡人到成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扫码关注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


经书的原文有近六千字 ,我们只看开头的一段话 : “ 有一马王,名鸡户,形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