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自古就是风景如画,安定平和之地。海宁以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最具地方特色,无数文人诗客在这里留下过墨宝。兴福禅寺就坐落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是兴福村最大的寺,远近闻名。
兴福禅寺人文历史悠久、艺术文化璀璨,是江南著名的古刹之一,也是江南颇负盛名的佛学圣地,一度香火旺盛,信徒如织。
兴福寺始建于宋开宝二年(公元968年),熙宁元年(公元1067年)始易今名,由于兴福禅寺香火旺盛,信教群众众多,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寺院旁已形成集镇兴福集镇,当时的兴福禅寺是嘉兴地区的一大丛林道场之一。
相传兴福寺有十光佛院,斗拱建筑,还有二枝数抱粗的古银杏树,其院宇极壮丽,有云是隋所制。贞观中,寺僧以其年纪绵远,虑有摧圯,即经费计工,且欲新其土木。乃将毁撤,既启户,见有蛇万数,连贯在地。蛇蟠绕如积,摇首喙,若吞噬之状。寺僧大惧,以为天悯重劳,故假灵变,于是不敢除毁。
寺院山门前有一条五金港,根据当地年迈老人回忆,寺院的东、北、西各有一条护寺河流,便有一条神大鱼绕寺山门通过而开,据说此鱼不能从山门前通过。
兴福寺的局部有山门、山门前有一颗千年古柏,山门里有哼哈二将、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两边厢房、五圣殿。兴福寺虽经千年风霜,历代香火不衰,并于中华民国九年(1920年)重建,但在1977年由于当时历史原因,兴福寺正殿被一一拆除。
由于寺院历史悠久,为了发展道场弘扬佛法,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礼佛需要,经宗教局、佛教协会和寺管会决定,由自俊法师重新整体规划重建兴福寺。现兴福守建设土地17472平方米,合262亩。它的构建为提升海宁市的宗教及旅档次,并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建设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俊法师,生于1971年4月19日,江苏溧阳人,国家宗教局、佛教协会注册备案比丘(佛教僧人)。自俊法师自幼与佛亲近,佛缘深厚。后于金坛宝塔寺剃发染衣出家,2011年8月,受海宁市长安镇广大信众恳请正式出任海宁市兴福禅寺主持,并全权负责兴福寺的规划重建工作。
兴福禅寺的建筑风格参照苏式方式设计,不论是群组建筑还是个体形象都展现清雅柔逸之风采,尤其其屋顶形象、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融自然与人工美于一体。
天王殿雄伟大气,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供奉弥勒佛。韦陀佛像和四大天王。
钟鼓楼建于天王殿两侧,为左钟楼和右钟楼。晨曦时先击钟,然后击鼓应和,晚上则先击鼓,然后撞钟应和,称之为“晨钟暮鼓”。
寺内大雄宝殿。 面积3875平方米。内供东方药师佛,释迦佛和阿弥陀佛,大殿庄严雄伟。
第三殿华严殿,面积506平方米。内供华严三圣佛。 整大殿雄伟大气,大殿前莲花广场约750平方米,可容纳的1200人听经讲佛及大型聚会。
藏经楼二檐两层,重精歇山顶。庄重典雅、一层为三圣宝殿,二层为藏经。寺院的东侧市置方丈四合院。在西侧布置了僧寮四合院。
在寺院西侧布置了放生池公园,放生池面积约950平方米,中间为般若桥,有得度彼岸之意。在放生池的一侧是风景长廊,长廊约150米,宽2.5米,在长廊的一侧设计了美人靠。在风景长廊内,倚栏而坐,看着微波泛起的湖面,两岸的垂柳随风飘逸,在湖水的映衬下,白墙黑顶的水榭长廊十分壮观。游人在这里可一面休息,一面饮茶、小吃, 尽情地观赏公园美景。站在水榭边,向远眺望,沿湖风景, 尽收眼底。小公园内种植各种四季花卉,使公园形成独特的四时景色。
兴福禅寺还设老年安养院,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幽雅的居住环境,为僧众提供了生活和修持的良好条件。老年安养院是信众和居士们学佛法修持的地方,在这里信众由得道僧人进行佛学教育,讲经说法。基本格局为以地块寺院轴线为中心景观,建筑融于景观,景观烘托建筑。
图文来源 |综合网络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