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佛教僧居,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寺院”。其实,从佛陀在世直到今日,僧居已经过了很多次的演变,现在人们熟知的有着“伽蓝七堂”建筑格局的寺院,已是宋明以后的事了。
那你知道最早的僧居是什么样子吗?佛寺建筑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今日具中国特色的布局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秘僧居的由来。
从树下一宿到“僧伽蓝”
拘律树林精舍
僧伽蓝意译“众国”、“僧院”,指众僧居住办道的园苑庭院,从房舍的角度亦名“精舍”,意谓精进修行者所居宅舍。由给孤独长者施建的祗树给孤独园,和迦兰陀长者、频婆娑罗王施造的竹林精舍,为佛世的两大伽蓝,佛陀于中说法多年。
《十诵律》卷五云:“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佛听许众僧接受布施的地基园苑,营造伽蓝,并制定了营造伽蓝的基本法则。佛弟子如大迦叶尊者等,皆亲自带头建造僧舍。当时的僧伽蓝,只是众僧集体居止修行的处所,其建筑主要有僧房、讲堂、食堂、浴室等,并无佛殿、佛像之设,仅殿廊壁上画有五趣生死轮、佛本生故事、大神变、执杖夜叉等图,以警策行者,与外道作为祭祀处所的天祠、神庙性质颇为不同。除大伽蓝外,还有小型的兰若,须建于离村落一拘卢舍半(约三里许)的僻静地方,为少数或个别僧尼修行之处。在山林中开凿的石窟伽蓝,早期也只有禅窟,中间大厅为僧众集会、经行之处,两边排列僧房。
佛陀灭度后的“僧伽蓝”
南传佛寺,至今尚基本保留着早期印度僧伽蓝的风貌。在国王臣民的虔诚供养下,佛教盛期的印度僧伽蓝,规模宏大,建筑壮观精美,如著名的那烂陀寺,居僧恒达万人,不但是修行的大道场,而且是国际性的佛教高级学府。
佛教入华后的“寺”与“院”
唐以降之“丛林”
宋代以来,丛林寺院逐渐形成诸宗大体一致的规制格局:寺院主体建筑一般按“川”字形布列,包括供佛、菩萨护法神像的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大悲坛)、地藏殿、伽蓝殿,安置法宝藏经的藏经楼或毗卢阁,供祖师的祖师殿、影堂、罗汉堂,供讲经说法、集会、坐禅、传戒用的法堂、禅堂、念佛堂、学戒堂,供僧众起居、接待用的方丈、茶堂(方丈接待室)、客堂、斋堂、僧寮、客寮、延寿堂(养老之处),藏舍利、骨灰的佛塔、塔院、海会塔,置钟鼓的钟楼、鼓楼,及放生池、莲池、亭台园林等。
黄檗山万福寺
明代以来,最常见的“伽蓝七堂”的建筑格局,一直沿袭至今,形成集信众礼拜游观场所、僧俗学修道场及园林、佛塔等于一体的具中国特色的综合性佛教设施。藏传佛教的寺院,规模更为宏大,如甘孜的噶陀寺,最盛时集僧达十三万人之多。藏传佛寺中还多设有僧伽教育、印经造像、医疗等机构。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