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天坛位于台湾省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二段,因台湾民众称玉皇大帝为天公,故原称“天公埕”、“天公坛”或“天公庙”,1983年改为今名。台南市旧名“赤嵌”。从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至光绪十三年(1887)的二百余年中,台南一直是台湾的首府,在台北市定为省城以前,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明桂王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奉明正朔,即在天坛原址祭告天地。此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即于天公埕西设厂举行玉皇 上帝圣诞庆典。
清咸丰四年(1854),由地方乡绅发起、官民集资在天公埕和埕东吴姓宅基上兴工 建庙,定名“天公坛”。翌年,又增建后殿。光绪二十五年重修,更名为天坛。1945年后,天坛又着手重修,1951年落成。1979年增建武圣殿。
天坛供奉主神为玉皇大帝,同祀斗母、三官、南斗、北斗、张天师、圣母、观音、 三清、关圣、文昌、岳武和延平郡王等。全庙建筑为三进宫殿式。庙门前有小广场,广 场上有照墙,上雕双龙抢珠图。庙的正山门有石狮雄踞左右,两侧偏门则有石鼓各一对。
前殿与正殿天井间,各有石雕龙柱两对。前殿龙柱为咸丰五年(1855)所造,正殿龙柱 为同治年间所镂。石材来自大陆,雕刻细密,造型古朴,堪称精品。
台南天坛建筑特色
玉皇上帝牌位
正殿内玉皇上帝圣位首庙天坛主祀玉皇上帝,与其他奉祀玉皇上帝庙宇最大的不同,是正殿内无上帝神像只有圣位,告示牌上也写得清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让:冥冥之中自有主宰,唯天唯大:天本无相,故不造像。」因此成为少数没有祭祀玉皇大帝神像的宫庙。
一字匾
首庙天坛正殿结构宏伟,高挂着不少历代名人的赠匾,「一」字匾更是一绝,和臺湾府城隍庙的「尔来了」、竹溪寺「了然世界」合称臺南3大名匾,一字匾有「千算万算,不如老天一算」的寓意。书法文简意赅、苍劲有力,匾额上环绕12句闽南语押韵七言诗(即7个字形成1句),依照逆时针方向由左上开始阅读,目的在说明玉皇上帝赏罚分明、天理昭彰之意,以警惕世人费尽心机也不如神明的厉害。
潘丽水石刻彩绘
首庙天坛的大殿与后殿共保存了4幅国宝级大师潘丽水(公元1914年-1995年)的作品,潘丽水曾经担任过首庙天坛「经文社」社长一职,经文社即负责为神明诵经的志工组织。一般庙宇中潘丽水的作品多为彩绘,且以忠孝节义故事为主体,在首庙天坛内的作品,则是石刻加彩绘而显得特殊。
吉祥壁堵
三川殿前檐廊左右两侧的吉祥璧堵位于三川殿前檐廊左右两侧的吉祥璧堵,是由青斗石砌筑而成,其裙堵上的石刻,多为文字、花卉、人物、吉祥瑞兽等图样,上有剥落的黄色彩绘,素雅美感更显古色古香,为清朝时期作品。
道教神祇众多
天坛首庙内的道教神祇众多,从主祀神玉皇上帝,并有三清道祖、三官大帝等道教主要神祇多达数十尊,因此也成为研究道教神祇庆典的主要地方。
台南天坛地址
台湾省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二段84巷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