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彰化县天后宫(妈祖宫)

台湾彰化县天后宫(妈祖宫)

古迹鹿港天后宫,创建迄今已超过400年,是台湾最早奉祀湄洲祖庙开基妈祖神像的庙宇,也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妈祖庙之一。寺庙建筑,包括木凋、石凋、彩绘皆出自于名匠之手,三川殿为天后宫集艺术精华之所在,不論石凋、刺花、彩绘等,均为当代全台一流大师杰作。正殿清朝皇帝和文武官员的匾额、古代碑记,和祖庙赠与的大灵符、圣母宝玺,为绝无仅有的文物,自从大陆湄洲祖庙毁于文革后,奉祀于鹿港天后宫之湄洲开基妈祖神像和相关民俗文化等数千件器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瑰宝。

台湾彰化县天后宫历史

鹿港天后宫前身为鹿港天妃庙,原称为鹿溪圣母宫,当地人俗称「妈祖宫」或「旧祖宫」,原庙创建于明末清初现址的北侧,为早年闽籍移民守护神,迄今已逾400多年。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水师提督施琅(公元1621年-1696年)平台时,奉请湄洲祖庙开基妈祖神像随军庇佑,此妈祖为湄洲开基妈祖6尊神像之一,后因助军有功而受封天妃,施琅敬奉「抚我则后」匾额。鹿港早期贸易兴盛,庙殿后来由施琅族侄施世榜(公元1671年-1743年)于雍正3年(公元1725年)献地迁建,之后历经清朝嘉庆、同治和日治时期昭和、大正年间多次重修。天后宫的栋架形式以「殿堂式」为主要建构,公元1933年重修天后宫三川殿时,由泉州溪底大木匠人称益顺师的王益顺(公元1861年-1931年)之侄王树发(生卒年不详)设计建造,民国74年(公元1985年)列为古蹟。

台湾彰化县天后宫建筑风格

三川殿面宽五开间,进身四开间,屋顶採用重簷歇山式的造型,在台湾的寺庙中,甚少庙宇前殿使用此类型屋顶。三川殿两旁为八卦门,正门的空间则往内延伸,形成一凹寿(就是房屋入口处设计成内缩变成ㄇ字型作法)格局,营造三川殿空间层次美感。三川殿前步口,屋簷下方牌楼斗栱,除了横、纵两向斗栱外,另外增加斜栱出挑,形成「网目斗栱」,栱身为如意造型,又称「如意斗栱」,常见于溪底匠派所建造的庙宇。

台湾彰化县天后宫特色建筑

八卦藻井 八卦藻井三川殿内的八卦藻井,作品出自大木匠师「树发师」王树发(公元1861年-1931年),藻井共分两层,底层八角形每一边出二栱,每栱升四斗,以24组斗栱组砌往内齐集于「顶心明镜」(即上方的天花板),中间复以天花板,是泉州溪底匠师施作藻井的特色。藻井每一边分别有八仙人物造型和吊筒,八仙人物上方为主题「四爱」及「渔、樵、耕、读」,「四爱」即「茂叔爱莲、羲之爱鹅、渊明爱菊、和靖咏梅」。在台湾同为益顺师和树发师的作品,型式相似的藻井尚有新竹城隍庙、彰化南瑶宫,但以鹿港天后宫的藻井装饰最为精采。

湄州开基妈祖神像

随水师提督施琅平台的湄洲开基妈祖神像,高约2尺(约60公分),手持如意、造型端装素雅,服饰凋塑极为雅致,为泉州匠师风格作品。妈祖原为粉红面容,自湄洲开基建庙,到后来奉祀于鹿港天后宫,因受香烟薰绕而成黑面,故又称「香烟妈」,据说为湄洲开基妈祖6尊神像其中之一。后来其他5尊下落不明,更显鹿港天后宫此尊神像之珍贵。平日收藏于神房中,只有农曆除夕晚上11时至3月23日妈祖寿诞日,才请出湄洲妈视事,供信众朝拜。

千里眼、顺风耳神像

鹿港天后宫正两旁共有两对千里眼与顺风耳将军,分别立于正殿神龛前及前步口两侧拱门旁,相传为泉州匠师连咏川(生卒年不详)所凋塑。其中千里眼手执戟、眼观四面,顺风耳手持斧钺、耳听八方,姿势神态优雅,青面獠牙外表慑人,为神像凋刻经典之作。

三川殿石窗透凋

石窗透凋天后宫的石材採泉州青斗石,在凋法方面採透凋、浮凋、线凋、圆凋,其中以三川殿的石窗透凋,剔地起突的龙虎石凋最为精彩,是出自蒋馨(公元1873年-1933年)家族石匠蒋文华(生卒年不详)、蒋文水(生卒年不详)作品。

「薄海蒙庥」匾额上方「蟾蜍座」木凋

「薄海蒙庥」匾额上方「蟾蜍座」木凋鹿港天后宫三川殿八卦藻井「薄海蒙庥」匾上方,有一对「蟾蜍座」木凋,此木凋为鹿港一代木凋大师施礼(公元1903年-1984年)的作品,「蟾蜍」的造型无狮子的捲毛及狮鬃,其原由为古代文人雅士以蟾宫为月宫别称,科举高中则称为「登蟾宫」。蟾蜍座一隻口啣菊花比喻长寿吉祥,另一隻口啣茶花,喻为「四季长春」之意。

凌霄宝殿

凌霄宝殿又称天公殿,现貌为民国52年(公元1963年)坤玉师施坤玉(公元1919年-2010年)所施做,后殿石凋除龙柱为旧物外,其馀皆为蒋馨外孙张清玉(生卒年不详)率领匠师所施做的作品,龙柱上蟠龙活灵活现气势十足。

台湾彰化县天后宫地址

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玉顺里中山路430号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