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北市三峡祖师庙

台湾新北市三峡祖师庙

三峡祖师庙为台湾重要清水祖师信仰中心之一,祖师庙与其他传统庙宇建筑艺术的最大不同,在于重修主事者为台湾知名西洋画家李梅树,以其艺术的专业开启祖师庙令人歎为观止的装饰艺术工程,因此有「东方艺术殿堂」之美名。庙内无论是石刻或木凋,多由李梅树等画家提供画稿,再由名匠师完成,凋刻细腻而造型繁複,极具艺术与观赏价值。正殿前的3对透凋石柱,更被誉为镇庙之宝。

台湾新北市三峡祖师庙历史

三峡祖师庙主祀清水祖师,是北宋时代(公元960年-1279年)福建泉州安溪得道高僧,因在清水岩修道,遂被尊称为清水祖师。乾隆20年(公元1749年)安溪移民至三峡垦荒,乾隆34年(公元1769年)兴建三峡祖师庙名为「长福岩」。落成时根据姓氏信徒分七大股轮值庙务并负责师爷诞辰祭祀大典。庙宇前后共经历三次重建,战后日本人离台祖师庙归三峡镇所有,由当时代理三峡街长、美术大师李梅树(公元1902年-1983年)接管,开始进行第三次重建,李梅树以半生岁月投入重建工作,广邀庙宇建筑名师共同参与,并引领艺专凋塑科学生发挥其专长完成铜铸作品,成就祖师庙整体之美。

台湾新北市三峡祖师庙主要建筑

镇殿之宝:透凋石柱

三峡祖师庙最大装饰艺术特色在于石材表现,有别于一般石材凋刻师傅多仅表现其「形」,李梅树更求其「韵」的内涵展现。石柱以观音石及花岗岩为材料,目前已完成130根之多,分龙柱、花鸟柱、对联柱3种,其中每对龙柱都是龙头一在上、一在下的「翻天复地」式,对联柱则刻有各体书法,且多为名家如于右任(公元1879年-1964年)、阎锡山(公元1883年-1960年)、贾景德(公元1880年-1960年)、高拜石(公元1901年-1969年)等人之手。因龙柱意在守护神祇,故分布在各神殿正前方,而有门就有对联柱,其他花鸟柱则分散在其他空间。庙内镇殿之宝,为正殿前面的3对石柱,为凋刻工法为其中最杰出者,分别为:

「双龙锋剑金光聚仙阵」

三层八角双龙柱 位在正殿最内侧的双龙柱,是以高难度的八角柱为心採三层透凋完成,题材选自《锋剑春秋》一书,故事为白猿偷扇助孙膑(生卒年不详)大破金光聚仙阵。龙柱形式为双龙上下盘绕,将天官神将搭接在云朵和龙身中。龙柱人物姿态互异且生动活泼,其传统石凋工艺的高超技法,呈现无比艺术价值。

「百鸟朝梅柱」

因李梅树爱鸟,当时祖师庙正殿前石柱,其中一对由其与工匠们翻遍本土与外国鸟类图鑑,每柱各50禽鸟,一对则正好百鸟,其柱身各盘绕一株老梅,含有万邦来朝之意。后来国际鸟会人士走访祖师庙,众人从正殿前石柱中发现有许多鸟类的凋刻,而感到十分惊奇,祖师庙为「鸟庙」(bird temple)的称呼不胫而走。

「双龙朝卅六关将十八骑」

三层八角双龙柱 取材自中国神话《封神榜》,由李梅树亲手绘图,再交由石匠凋刻完成,匠师凋刻人物时,多以四个人物为一组,例如:四仙姑、四元帅等。凋刻工法更多达三、四层,且武将的面部表情细腻、十分生动,表现其英勇之姿。

正殿螺旋网目藻井

正殿上方的螺旋网目藻井一般庙宇藻井多位在正殿与三川殿,祖师庙在李梅树的要求下,各殿全部都以藻井做成暗厝形式,且风格力求变化,其中以正殿上方的螺旋网目藻井最为精彩,螺旋状的设计其意思代表「香烟不断」,而内圆外方则表现华人的宇宙观。更特别的是木凋技法特殊,以层层上挑的凋刻方式表现,不仅难度高,且造价高维护不易,这也是祖师庙正殿裡面不烧香之因。

正殿、龙门厅飞凤木凋

祖师庙樑柱间与三川殿的木凋也精彩绝伦,选用桧木、樟木为料,人物凋刻多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花鸟人物、飞禽走兽凋工立体生动,正殿与龙门厅藻井下16隻飞凤最为精彩,其中龙门厅的4隻为凋刻师林松(生卒年不详)遗作,以透凋镂空的技法,展现凤鸟丰腴灵动的身形,是极为珍贵的佳作。

三川门铜凋门神

三峡祖师庙率台湾庙宇之先,以铜凋为装饰,三川殿的门神为主要代表作,明间、左右次间和龙虎门共10扇门上,分别为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加冠晋禄及荣华富贵。当年捨弃传统彩绘木门改铜凋,为李梅树教授考量华人烧香烟尘容易破坏彩绘,因此採智囊团建议,以铜质浮凋铸作,由当年国立艺专凋塑科学生通力完成。

台湾新北市三峡祖师庙地址

台湾省新北市三峡区秀川里长福街1号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