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庙位于香港铜锣湾天后庙道10号,始建于清初,由戴仕蕃建造,当时称之为“盐船湾红香炉庙”,天后庙的业权至今仍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拥有,1928年通过的《华人庙宇条例》,规定全港庙宇由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但红香炉天后庙获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铜锣湾天后庙主祀神灵是天后娘娘,另祀神灵为观音、正财神及包公。附近的地铁站亦命名为“天后站”。
铜锣湾天后庙建筑风格
铜锣湾天后庙原本建于海边的高台之上,背靠炮台山,面向维多利亚港,虽历经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着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规模宏大重修时的面貌。
天后庙为二进式的中式传统建筑,面阔三间,以青砖建成,屋顶盖以绿色琉璃瓦,采用左右对称布局,第一进为门屋,正门为前檐廊式设计,正门后设置挡中用作挡煞,两进之间的天井加盖屋顶而成为香亭,后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厅主殿,设有光绪二年的石制神台。两傍各有一个侧殿,左为“戴福堂”而右为“百家神殿”,侧殿前各有天井及独立出口通往庙外或经上书前“瞻云”后“龙化”和前“就日”后“虎变”的左右月门进入香亭。天井照壁分别有龙和虎的灰塑装饰。
庙门横额《天后古庙》四个大字,庙门外部石梁有同治七年的字样,两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兴邑刁爵”字样的石狮,及光绪廿八年(1902年)的铜聚宝炉和香炉,并保有生动逼真的屋脊人物陶塑和精致的壁画。门屋正脊分3层,上层为“二龙争珠”,中层是以中国戏曲人物陶塑装饰的石湾花脊,而下层则为彩绘,但大部分已经脱落,两端饰以上有鳌鱼的博古。正厅正脊与门楼正脊类似,惟没有“二龙争珠”。山墙两端的墀头有分别写上“富贵”和“寿考”的花鸟灰塑。
天后庙建庙传说
传说一
有一个红香炉被水冲到现今的铜锣湾,当地乡民和渔民认为是天后娘娘显灵,在该处建一小庙,用这个香炉来上香奉祀,由于灵验之故,庙貌便发展起来;故此庙所在地改称为“红香炉山”,冲来香炉的港口改称为“红香炉港”。及后“红香炉港”泛指港岛一带,亦是“香港”的命名。
传说二
铜锣湾天后庙约于十八世纪初由戴氏家族所建。戴氏为来自广东淡水的客家人,初时定居九龙湾一条名“蒲岗”的村庄,戴氏常渡海至港岛沿岸割草,相传其族人在岸边拾得一具神像,遂为其立祠供奉。其后善信渐多,香火渐盛,遂筹募经费,兴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庙。
妈祖
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
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福建莆田湄州屿人。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太宗雍熙三年(987年)九月初九,台风暴雨大作,她为抢救遇险船民而罹难海上,仙化成神,时年27岁。此后,她常显灵海上,庇护海运,救助海难,“护国”、“慈济”,被信奉崇拜为海上保护女神。
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妈祖遇难后。人们为了怀念她、纪念她,就在湄洲岛建庙祭祀,这庙宇即是最早的妈祖庙。从元朝到清朝,湄洲岛以外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也先后修建了大批妈祖庙。北起丹东,南到海南岛,东到台湾。西到重庆,1000多年的历史也使得妈祖文化广传四方。
在林默娘短暂的一生中,救世济人,泽被一方,后成为历代渔民、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及沿海百姓共同信奉的神祇,全世界约有5000座妈祖庙。
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洲天后宫,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中国其他较有特色的天后宫,福建泉州天后宫,蓬莱阁天后宫,长岛庙岛显应宫,台湾澎湖天后宫,湖南芷江天后宫,宁波天后宫,澳门天后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