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福会寺

内蒙古赤峰福会寺

福会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喀喇沁旗大庙村,是清代内蒙古地区的一座典型藏传佛教寺庙。福会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全盛时期住寺喇嘛曾达450多人,原为喀喇沁王的召庙,是清代喀喇沁旗大喇嘛寺庙之一。福会寺是喀喇沁亲王府景区中著名人文旅游景点。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会寺具有古朴典雅的清代早期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筑严谨、庄重的构造特点。大式做法,高级屋顶,和玺、砖雕、木雕装饰,极具特色。进入山门,首先看到的是庙旗,旗上有观世音菩萨的六字箴言:“埯、嘛、呢、叭、咪、哞”,也称“六字大明咒”。过庙旗就是福会寺的主殿-天王殿。四大天王体形魁悟,神态威严,脚踏喻意为“贪、嗔、痴、爱、杀、盗、淫、妄”的八怪,显示出力拔山、气盖世的气概。佛经上说,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赡部洲(我们所居世界)、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天王住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其任务是各护一方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握青锋宝剑;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宝伞,有时左手握神鼠;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缠龙或蛇,有的另一手持宝珠。民间把四大天王的兵器作了汉语“双关”式改造,南方增长天王掌青锋宝剑,职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职调;北方多闻天王持宝伞,职雨;西方广目天王持龙,职顺,意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天王殿后面是又一座五间大殿,两侧有钟鼓楼,寺庙内晨钟暮鼓,初一、十五诵大经之日,也要击鼓敲钟。大殿内供奉的是无量寿佛和白度母、尊胜佛母。头戴五佛冠,面部丰满,神态凝重,二目平视的佛就是无量长寿佛,汉地佛教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三方佛(又称横三世佛)中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西方极乐世界是著名的净土,中国佛教徒大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经上说,僧俗子弟只要一心一意口念“阿弥陀佛”,教主就会接引念佛者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又被称为接引佛。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13个名号中最常见的。观世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据说也有33种化身。白度母、尊胜佛母就是观世音救苦救难时所现的两个化身,白度母脸若银盆,尊胜佛母超凡脱俗。 三殿是大雄宝殿,上下层共49间,正中供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镀金塑像(汉地佛教寺庙中大雄宝殿是供奉佛像的)。围墙上画的是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按佛祖旨意,弘扬佛法。 四殿是三间召庙,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神态安祥,端坐上方,左手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向众生说法。

五殿正中站立的是弥勒佛。弥勒佛是三世佛(又称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过去佛是燃灯佛。佛经上说,弥勒现在还是菩萨,还在兜率天内院中(弥勒净土)修行,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将在56.7亿年以后降生在印度,在华林园龙树下得道成佛接班,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弥勒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天冠弥勒)和化身像(大肚弥勒)三种。大肚弥勒法名契此,相传为五代后梁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公元916年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念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时人们才醒悟为弥勒的化身。“大胆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对弥勒佛皆大欢喜的形象予以生动的描绘。福会寺为长方形,占地6136平方米,座北面南,呈中轴对称式布局。现存单体建筑15幢,主要为砖木结构,绘以和玺、旋子彩画。山门,硬山顶,石雕宝相花门券和宝相花棱格假窗。钟鼓楼,十字脊,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配殿,歇山顶,斗口单昂三彩斗拱。经堂,歇山楼阁式,前出雨搭后抱厦,山花镶嵌砖雕“十自在图”。

大经堂,歇山楼阁式,砖雕屋顶状方形假窗。后殿,硬山楼阁式,木雕宝瓶龙纹栏杆。各殿堂雕塑佛陀、菩萨,墙绘佛经故事。经堂内主尊木雕佛龛,造型严谨,体量高大,雕刻繁缛精细,彩画金碧辉煌。福会寺布局紧凑,是内蒙古地区中小型藏传佛教寺庙的典型代表。

除主殿供奉的佛像外,在东西配殿还分别供奉药师佛、文殊菩萨、不动明王、莲花大师、大威德金刚等,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游览福会寺,可以了解历史,认识宗教,欣赏艺术。寺院本身就是一幅立体画,每尊佛像都有着深刻的寓意,佛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向往也与世间殊途同归,惩恶扬善,国泰民安,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