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6日
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
两千多年前的今天
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拘尸那迦的娑罗双树间
吉祥而卧,入般涅槃
……
涅槃,在很多人看来
是个极具神秘色彩的生命现象
很多人对此充满困惑和好奇
比如,涅槃就是死亡吗?
是怎样一种体验?
佛陀涅槃日,让我们共同了解
关于“涅槃”的奥秘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色身的消亡,代表着生命的彻底毁灭。逝者已矣,生者悲痛。
这场景与世人熟知、并避之唯恐不及的死亡时刻,简直如出一辙。
而佛教徒对“涅槃”的向往和追求,自然也就显得非常消极、厌世。
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杂阿含经》
玄奘大师将其意译为“圆寂”: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
“涅槃”并非佛教独有的概念。佛陀在世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宗教普遍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解脱轮回,证悟涅槃。
区别在于,各种宗教对解脱有不同的诠释,且抵达涅槃的修行方法不同。
可以说,“涅槃”代表着生命的究竟圆满,具有超越时空、彻底平息生命痛苦的深远意义。
因此,无论从内涵,还是深度上来说,涅槃与死亡都是两回事。
佛教中,声闻乘和菩萨乘,对涅槃有着不同的分类。
声闻乘中,涅槃分为
相同点在于,平息了内心的惑业,不受轮回诸苦。
不同在于,“有余依涅槃”的五蕴果报身还在,而“无余依涅槃”的状态下,色身也隐没不现,生命融入空性海洋,体会无限喜悦。
涅槃界略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有余依涅槃界,二者无余依涅槃界。
——《本事经·二法品》
菩萨乘的涅槃,则有四种,除了“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外,还有
自性清净涅槃,正如《六祖坛经》开篇所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一切众生都有菩提自性,并且本来圆满,只要通过修行,体认并开启这个本来具足的菩提自性,就是成佛根本。
无住涅槃,开显了佛菩萨和阿罗汉最大的不同。声闻乘修行,发出离心,对轮回避之唯恐不及,证悟涅槃后,便融入空性,安享法喜;
而佛菩萨不仅发出离心,还要发菩提心,不舍众生。
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声闻乘法则不应依。
——《涅槃经》
由此可见,即使在佛教中,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对涅槃的分类和诠释,也有深度、广度的区别。
此极寂静,此极美妙,谓舍诸依,及一切爱尽离染灭,名为涅槃。
——《阿毗达磨俱舍论·分别根品》
世人的认识,往往建立在“有”的基础上,于是便有二元对立:
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贪自己喜欢的,嗔不喜欢的,患得患失。
涅槃的空灵之美,是通过修行消除二元对立的体证,不再陷于分别、对立的念头中,安住在如虚空般平等、接纳的慈悲中。
生命有有限和无限两个层面,凡夫活在有限的层面,认识一切都是有限、短暂、无常生灭的。
即便科技再发达,也无法认识到认识之外的世界。
涅槃是对无限生命的体认,超越生老病死、忧恼痛苦,生死自在,不再随业流转。
虽然众生皆有佛性,但被无明、执著、烦恼等心灵垃圾所染污,生出生死轮回的种种苦恼,难以显露本自清净的佛性。
涅槃,则障垢尽除,如晴空无云,清澈、纯净。
寂静,不是只没有声音,而是对内心躁动的平息。
凡夫因为对心田疏于管理,任由无明草肆意生长,念念不觉。
三法印之一的涅槃寂静,则证得空性后的安详沉静。这也是我们每每瞻仰佛菩萨造像,内心都会被净化的原因。
凡夫的快乐,来自情绪和感受,往往是欲望被满足之后的短暂满足,难以持久,并且有副作用。
涅槃的喜悦,则是从清净自性中自然散发出来的,持久、稳定、绵延不绝。
凡夫心有所住,对一切境界都会因我法二执而产生执著和依赖。
涅槃则是体证诸法空相,如幻如化,因而能够随缘自在,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安住每一个当下,又不执著其上。
众生追求自在的方式,总是向外求,想要通过占有、竞争、斗争这些方式,获得所谓的“安全感”,似乎这样就能实现自由。
其实,无论苦还是乐,束缚还是自由,都是内心的感受,如果内心被烦恼、欲望、情绪控制,那无论外在如何天翻地覆,心依然不得自在。
涅槃,是内心摆脱无明烦恼束缚的生命状态,无论何种境界,都能堪破、不被妄想所缚,实现真正的大自在。
涅槃,不是死亡
并非对生命价值的否定
恰恰相反
涅槃是生命的无上善
是世出世间最圆满、究竟之美
释迦牟尼佛的涅槃
是他为众生示现的最后一课
我们无需哀伤、沮丧
唯有依止善知识、深入经藏
深刻领会如来所表之法
精进修行,早日识得本来面目
不负真心佛性
才是对佛陀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