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水晶寺

贵州兴义水晶寺

水晶寺位于贵州兴义城北固山上,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刹。据史料记载,水晶寺始建于明代,最早被称作白帝祠,后毁于战火。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普安州驻黄草坝州判程良,会同黄草坝州百姓捐资修复,因黄草坝常遭火灾,故修复后,取水能克火之意,改名水晶观。同治元年(1862年)寺庙毁于战乱,光绪十八年(1892年),县人刘统之倡议培修。后毁于1952年至“文革”期间,水晶观几毁几建, 1997年水晶观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更名为水晶寺。

北固山山势雄峻,林木蓊蔚,石径迂回。庙宇建筑依山势由低到高,层层叠进,共五重,均为木结构穿斗式。除玉皇阁为庑殿顶外,其余均系硬山顶、青瓦屋面、格子门。棂花窗,鼓形石柱础。灵宫殿系重檐,其余各殿均为单檐,殿前均设石级跳道。

水晶观首重殿为灵宫殿,楼上有魁星阁。次为大士殿,又称三霄殿或观音堂。殿侧岩石壁立、镌刻“普陀胜迹”摩崖,至今还存。再上为乩仙殿。四重为雷神殿,绘有壁画二幅。一为《同舟共济图》,一为《山之全景图》。殿前有百年银杏树,胸径约一米余。两侧建有厢房,院内有砖石结构平形化纸塔一座,为观中焚香处。最上重为玉皇阁,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于山巅玉皇阁左侧,出土石碑一方,系程良所题:“北固山水晶观记”。

水晶观昔日为兴义县城名胜之一,游人颇多,骚人墨客多在观中咏诗作赋。明末贵州巡抚钱邦芑在南明灭亡后,剃度为僧,潜名“归楚”,法号“大错”。

解放前后,寺院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塑像全毁,碑刻无存,残殿改作它用,寺内的古树也多被砍伐。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政策,1992年,兴义信众接来僧人释应休住水晶寺,在政府和僧俗的共同努力下,寺院重建了大雄宝殿,1994年又重建了住房。1997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恢复水晶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被确定为全市佛教活动中心。这使水晶寺香火更加旺盛,广大善男信女涌跃来寺修持。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