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在即
不少善信都会来到寺院
礼佛、祈福、还愿、许愿
本期便为大家分享
“许愿”的佛系打开方式
佛教的“愿”
通常我们说起“愿”,都有“希望、祈愿”的意思,里面多少有点消极地等待美好未来降临的意味;
相比寄希望于他人或外在环境,佛教所谓的“愿”是“发愿”,其往往主动出击,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愿望。
这是一种对自己的“鼓励与承诺”,也是一种对利他济世的无限慈悲。
每位修行者,包括佛菩萨在修行之初都会发下四个弘深的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而在修行过程中又会发下各自的愿作为勤勉修行的目标与动力。
因此省庵大师曾劝勉学人“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
常见发愿误区
虽然如是,但受着长久以来“妄语”“怠惰”等习气的干扰,在具体发愿时也常会出现如下情况:
“
1.贪图享乐之愿
最常见的莫过于“贪图享乐之愿”,如“菩萨保佑我能够发财/上岸/找到心仪对象”等等。
虽然各人的发愿因人而异,但不论发下什么样的“愿”,其最终目标应该总是指向“解脱烦恼、普度众生”。
如果我们为“享乐”而发愿,其初衷仍是“烦恼”,也就背离了“发愿”的本质。
下次再来寺院礼佛祈愿,不妨换一种方式——
愿求健康长寿:
人身难得、生命无常,我愿从当下开始,适当锻炼、按时餐饭、爱惜身体、惜时惜福。在这有限的一生里不浪费每一分钟、每一份福报;
愿求相好庄严:
容颜易老,但内在的气质却可以越来越美。我愿常修忍辱、远离忿恼、降服我慢、恭敬待人,常令众生亲近欢喜;
愿求顺缘具足:
顺逆无常,但皆事出有因。我愿勤修布施、利乐有情、守护口业,常说爱语,善缘广结;
愿求智慧增长:
烦恼多多,但有佛法就有方法。我愿精进修行,无有疲厌,明辨善恶、断恶修善。
“
2.发“空愿”
在第一种的基础上,第二种发愿虽然与修行接轨,但往往不能持久。
比如在修行之初趁着热情,发愿“每天持名万遍,否则如何如何”,但热情消退后,又往往屈服于怠惰。
虽然发愿比不发愿要好,但若光说不做,岂非是欺骗自己和佛菩萨的空头支票?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帮助。
如果有类似情形,可以在刚开始先发一个相对容易做到,但自己一直没有坚持去做的“愿”。
这样每次目标的达成便是在给自己坚固信心。在有了十足的信心后再逐步扩大目标。
也可以加入某些小组,通过大众共修的摄受力,来帮助自己坚持去做,而自己的坚持也能够勉励他人,最终互相成就。
“
愿太大,怕实现不了,不敢发
与“发空愿”相反,也有人担心发愿太大自己会做不到而不敢发大愿。
其实佛菩萨的“愿”都非常广大,像阿弥陀佛的“称名往生”,又或者如地藏菩萨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这些“大愿”无不需要积功累德,但只要我们发愿后,能够朝着这个总目标努力,终有一日可以满愿。
正如阿弥陀佛在成佛前也曾忧虑自己建立“净土世界”的愿太大无法实现而去向世自在王佛请教。
世自在王佛告诉他,如果能坚持不懈,经过累劫的时间海水亦可斗量,发愿、满愿也是这样。
又好像古时禅师曾开示弟子们,要想去万里无寸草的地方,就得先从脚下有寸草的地方出发。
如果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又如何能见到远方的风光呢?
如是发愿
最后,恭录弘一法师于出家次年,依天亲菩萨《发菩提心经论愿誓品》所发得十个大愿,以作吾人发愿参考。
图文来源丨上海玉佛禅寺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