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2025年4月24日,全国政协将围绕“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主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会议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协商交流、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推动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贡献智慧与力量。
王沪宁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人民政协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学习领会好,增强议政建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王沪宁表示,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全面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始终,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宗教领域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宗教事务治理领域重点问题研究,通过提案、大会发言、视察调研等,提出务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宗教界政协委员要助推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政策举措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教,进一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宗教工作法律法规,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活动。要通过参与世界宗教和平组织、亚洲宗教和平会议等有关活动,加强宗教领域国际交流,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宗教事务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强调“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截至目前,我国已出台宗教事务方面行政法规2部,部门规章13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70多部。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宗教事务条例》为主干,专门部门规章和相关法律相结合,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党的政策文件和“两高”司法解释在内的宗教事务法律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宗教事务治理逐步朝着系统化、规范化、法治化迈进,国家对宗教事务管理日益规范,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有了较为规范的制度保障,宗教法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也面临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全球化背景的挑战、互联网科技发展的影响,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结合专题视察情况,民族和宗教委就发言材料逐一与委员、专家交流,最终12位委员和专家将从不同角度在会上作预约发言。其中既有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和宗教工作的委员,也有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和有关高校院所宗教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
扎实开展视察,充分探讨交流。一场如何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助推我国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的议政协商活动即将开展。经过精心筹备,各方协同发力,我们期待,在这场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和专家能够提出更多有价值、可操作的建议,更好地把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引导我国宗教更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全国政协委员张裔炯、演觉、李光富、杨发明、李山、徐晓鸿、张风雷、陈宗荣、吴世忠、潘毅琴、张西明和专家冯玉军发言。大家认为,要加强涉宗教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宗教法规政策学习培训,健全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机制,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要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强化思想引领和法治宣传,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宗教戒律体系,加强宗教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宗教活动依法、安全、有序。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巴特尔、邵鸿、穆虹、咸辉、王东峰、秦博勇出席会议。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同政协委员协商交流。
图文来源 | 人民政协报、中国佛教网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