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生肖这玩意儿,可是咱中国传统文化里超有牌面的符号。不光用来算年份,还跟每个人的出生年份紧紧绑定,搞出了独特的属相文化。它背后藏着老多故事啦,关于它咋来的、为啥这么排序、为啥选这十二种动物,说法那叫一个五花八门,今天咱就来唠唠。

十二生肖起源之谜

01.跟天干地支纪年法勾搭上了
史书记载,十二生肖最早的源头,就在中国古代那神秘的天干地支纪年法里。古人把一年拆成十二个月,每个月对应一个地支,神奇的是,每个地支又跟一种动物配对成功,一来二去,就有了现在大家都熟悉的十二生肖。早在殷商那时候,生肖和地支就开始 “称兄道弟” 了,妥妥的从生活实践里总结出来的智慧。
有研究表明,春秋时期,十二生肖就开始 “崭露头角”,有了雏形。要说最完整的记录,还得看东汉王充写的《论衡・物势》,里面写得明明白白:“寅,木也,其禽虎也;戍 (戌),土也,其禽犬也…… 丑禽牛,未禽羊也…… 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 酉,鸡也;卯,兔也…… 申,猴也”。
《论衡・言毒》里也提了一嘴,“辰为龙,巳为蛇”。一般大家都觉得,最晚到东汉,十二生肖就定下来了,到了南北朝,生肖和地支不光 “铁得不行”,还融入了日常生活,成了标配。
02.从古代天文学观察里冒出来
在原始时代,老祖宗们天天感受着寒来暑往,对时间的认识也慢慢有了起色。宋代洪皓在《松漠纪闻》里说:“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 宋代孟珙在《蒙鞑备录》里也记着:“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
你瞧,早期的人多聪明,靠观察草木的枯荣来记年份。同时,那些观天的 “大神” 发现,月亮盈亏的周期能用来算一年的长短,而且神奇地发现十二次月圆就是一岁,这在初期历法里,那可是相当厉害的成果,“十二” 也被当成传达天意的 “超级大数”。天干得有地支陪着,日月相对,天地相对,那这个 “十二” 就非它莫属了,这也给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打下了天文学的基础,是不是很神奇?


十二生肖的排序依据

☞民间传说里的 “选美大赛”
民间有个传说,玉皇大帝一看人类对计时计年一窍不通,就决定搞个生肖王遴选竞赛,选十二只动物当生肖属相。这消息一传开,动物们都跟打了兴奋剂似的,纷纷报名。在去竞赛地点齐天峰的路上,那叫一个艰难,动物们都得接受各种考验,证明自己的实力,争夺生肖王的宝座和排名。根据动物先后到达的顺序定的十二生肖排序。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的玩笑话,更为有信服力的是根据动物习性这一说法。
☞按动物的活动时间和习性来排
有一种说法可有意思了,说十二生肖的挑选和排序,是按照动物每天的 “作息时间表” 来的。从汉代开始,就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子鼠: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子时,这时候老鼠可兴奋了,跟打了鸡血似的,为啥呢?因为老鼠就爱晚上出来溜达,找吃的,而且子时那是一天里最黑、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子就属鼠啦;
丑牛:凌晨一点到三点是丑时,牛大哥这时候就开始反刍,准备迎接新一天的 “搬砖” 生活。牛在古代那可是农业生产的 “扛把子”,勤劳肯干的形象深入人心。丑时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牛这时候起来活动,感觉就像要冲破黑暗,迎接光明,所以丑属牛;
寅虎:三点到五点是寅时,这时候老虎在山林里到处晃悠,找吃的,凶猛得很。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威风八面,寅时阳气开始冒头,跟老虎的勇猛劲儿正好合拍,所以寅属虎;
卯兔:清晨五点到七点是卯时,这时候太阳还没完全 “上岗”,月亮的光还在呢。玉兔捣药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兔子这时候也喜欢在草丛里蹦跶,它那温顺、敏捷的样子,跟卯时柔和的氛围太搭了,所以卯属兔;
辰龙:辰时是七点到九点,这时候正是三月之卦,传说中群龙行雨的时候。龙在咱传统文化里,那可是行云布雨的大神,象征着祥瑞和权威。辰时天气开始变,云雾缭绕的,感觉龙马上就要闪亮登场了,所以辰属龙;
巳蛇:九点到十一点是巳时,这时候阳光越来越强,气温升高,草长得茂盛,树林也密。蛇就喜欢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巳时一到,蛇就出动觅食了,在草丛里窜来窜去,而且据说巳时蛇不爱在路上走,所以巳属蛇;
午马: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阳气正旺,是午时,这时候马就像脱缰的野马,尽情撒欢。马在古代那可是交通和战争的 “得力助手”,跑起来贼快,力量也大。午时太阳最猛,阳气最足,马的活力跟这阳气一结合,绝了,所以午属马;
未羊:下午一点到三点是未时,羊这时候就出来吃草了,羊的性格温顺得像小绵羊,是典型的温顺家畜。未时阳光开始变得温柔,特别适合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所以未属羊;
申猴:申时是下午三点到五点,这时候太阳要下山了,猿猴开始兴奋起来,伸着胳膊蹦来蹦去。申时阳气慢慢减弱,阴气开始冒头,猿猴的活泼好动跟这气数变化有点像,就像气数要乱的时候,它就开始上蹿下跳,所以申属猴;
酉鸡:傍晚五点到七点是酉时,夜幕降临,鸡就跟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往家跑。鸡有按时归巢的好习惯,酉时天色暗下来,鸡就自动回鸡舍了,所以酉属鸡;
戌狗:晚上七点到九点是戌时,这时候人们都准备休息了,狗就开始 “上班” 了,担当起看家护院的重任。狗对主人那叫一个忠诚,警惕性超高,在夜里能把家守得严严实实。戌时阴气越来越重,狗的警觉性跟这环境简直是绝配,所以戌属狗;
亥猪:夜晚九点到十一点是亥时,这时候周围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猪早就进入梦乡了。猪在大家印象里就是贪吃贪睡的代表,亥时是一天里最安静的时候,跟猪的慵懒形象完美契合,所以亥属猪。


为啥是这十二种动物入选生肖

☞跟古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经验有关
一般研究认为,十二生肖文化是在黄河长江流域 “诞生” 的。像马、牛、羊、鸡、猪、狗这些动物,跟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那是 “铁得不行”,这也是它们能成为生肖的关键原因。
在农业社会,牛就是耕地的 “大功臣”,帮人们开垦土地、种庄稼,任劳任怨的形象让人感动;马在交通和战争里作用巨大,身体强壮,跑得飞快,给人们出行和打仗帮了大忙;羊性格温顺,肉能吃,毛能做衣服,在生活里用处多多;鸡能报晓,提醒人们起床睡觉,它的肉和蛋也是人们的美食;猪是常见的家畜,肉特别香,是重要的肉食来源;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能看家护院、帮忙打猎,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这些动物在古代人的生活里太重要了,所以就被选进了十二生肖。
☞被古代先民的动物崇拜心理 “蛊惑”
十二生肖跟古代先民的动物崇拜心理也有关系。有些动物入选,是因为力量崇拜,比如老虎,那可是勇敢、有力量的山中之王,在中华文化里,人们希望老虎能庇护自己,躲过灾难,同样是猛兽的豺狼,就没这待遇;
有些动物入选,跟人们的生活诉求紧密相连,像老鼠,生育能力超强,活动精力也旺盛,人们就借着对它生命力的崇拜,希望家里人丁兴旺;
龙作为传说中的 “神兽”,被列入十二生肖,那可是集大家的各种情感诉求于一身。先民们按自己的想法,塑造了一个统领众多动物、身份尊贵、神通广大,还能及时行雨的 “神龙” 形象,既满足了力量崇拜,又希望生活风调雨顺。
再说说兔子,它没啥攻击性,灵活聪明又温顺,跟人类关系亲近,除了是家畜,还像宠物。而且兔子和老鼠一样,生育能力强,符合中国人对家业兴旺的期望。在古代,人们觉得兔子属阴,是生育的象征,古籍里经常提到兔子 “视月而生”“望月而孕”,中国民间一直都有兔崇拜,“月兔” 更是象征着平安健康 。
☞被阴阳五行理论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说十二生肖的选择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来的。按照这个理论,十二地支分别对应五行 (金、木、水、火、土) 和阴阳两种属性。而十二生肖里的动物,是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选出来的,就为了符合阴阳五行的平衡。比如说,子属水,老鼠在夜里活动,水性灵活,所以子属鼠;丑属土,牛踏实肯干,跟土地关系紧密,所以丑属牛;寅属木,虎是山林之王,生活在树木多的地方,所以寅属虎等等。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追求,是不是感觉古人超厉害?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十二生肖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扫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