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照寺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古称普宁寺。沿灵鹫峰小山瘠,从底到顶石台阶叠叠升高,左拐右折。石台阶通向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圆照寺。明永乐年间建,明 清屡修,现今占地面积一万二千六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八十余间。寺院坐落的地势稍高,所以显得开朗。站在山门前的平台上,俯视显通寺、杨林街,平望大白 塔,使人心胸舒畅。 此寺的山门特别。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前门”。火山门,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第二座大殿是大雄宝殿,为此寺的正 殿。殿外左角,嵌有文殊菩萨化成贫女赴斋的偈像石碑一通,碑中还刻有四句偈语,与塔院寺文殊发塔的传说内容一样。传说文殊菩萨在塔院寺“无遮大会斋”上化 成贫女乞食,施发以后。即在圆照寺上空显示真容,故在此处立碑造像。正殿后,有藏式白塔一座,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圆照寺的声誉大,就在这座 塔上,它是中国和尼泊尔佛教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塔中藏有尼泊尔高增室利沙的舍利子。明永乐初年,尼泊尔高僧室利沙来中国宣扬佛法,深合帝心,封为国师, 赐给金印。室利沙来到五台山,就在普宁寺坐静修行。明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又将室利沙请入北京,面授宣扬佛法事宜。传说,朱瞻基恳劝室利沙住在北京,室 利沙执意要回返五台山,皇上没有许可,不料第二天一看,室利沙在夜间坐化了。宣宗深悔不该劝留,于是敕分舍利子,一在京西建塔,同时建寺,名曰真觉;一在 五台山普宁寺建塔,并重修此寺,改名圆照寺,圆照寺原为青庙,后来改为黄庙。明永乐年间,西藏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降全曲尔计来五台山弘扬黄教佛法,就住 在此寺。所以。圆照寺又是五台山佛教圣地黄教流传开来的圣寺。
大圆照寺是一座700年的古寺,坐落在五台山台怀镇灵鹫中峰。此寺北仰菩萨顶、广宗寺,南瞰显通寺、塔院寺,东眺黛螺顶、善财洞,西望寿宁寺、三塔寺,居群宇之中心,傲天地崔嵬。平面布局南北长,东西窄,依山势而建,呈一枣核 形,占地面积12600余平方米,共有圆照寺白塔各种建筑物八十多间。 藏式白塔正殿后,有藏式白塔一座,塔基略成方形,塔高五丈,涂白色,洁白耀眼。四角各建小塔一座,形成五塔共峙的 形态,造形奇特,蔚为壮观。圆照寺的声誉大,就在这座塔上,它是中国和尼泊尔佛教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塔中藏有尼泊尔高增室利沙的舍利子。明永乐年间,西 藏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降全曲尔计来五台山弘扬黄教佛法,就住在此寺。所以,圆照寺又是五台山佛教圣地黄教流传开来的圣寺。
第三座殿称都刚殿。都刚,亦称僧录,是佛教界增教名,后秦始置,后废;唐重置,负责掌握全国寺观、僧籍以及增官补授事宜。因唐代五台山佛教最盛,所以佛教内部沿用此词。都刚殿,足供奉室利沙的殿堂。中轴线两侧,皆为侧楼、配楼、厢房、僧舍。 另外大殿内文殊菩萨,帝释天,大梵天,护法金刚等佛像高大,比例适度,衣纹流畅,面目清秀圆润,神态端庄娴雅,在五台山诸寺中塑工也是少见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