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寺庙的时候,是不是常常看着各式各样的佛像,觉得它们长得差不多,傻傻分不清呢?别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把这些佛像的特点和区别搞明白!
在认识佛像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佛教的等级体系,主要包括佛、菩萨、罗汉和护法。
常见的佛像一般是并列三尊,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划分,有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但不管是横三世佛还是纵三世佛,释迦牟尼都稳稳地位于中央 C 位。
躺着的佛像被称为涅槃像,寓意着超脱生死,到达彼岸。
比如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就像在比 “OK” 的造型,这是说法印,表示佛在说法传教;
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是施无畏印,象征着佛能去除众生的恐惧;
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是禅定印,代表着佛在禅定修行;
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是降魔印,意思是佛降伏了魔众;
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是施愿印,寓意满足众生的愿望。
而且这些手印还可以自由组合,比如一只手是说法印,另一只手是施无畏印。
阿弥陀佛的坐立式造像,一般双手结禅定印,也就是双手掌心向上,放在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掌心里常常还捧着莲台。
如果是站立式造像,不持莲台的话,大多结来迎印,即手掌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右手当胸平举,食指与大拇指相接。
药师佛的造像特征,主要体现在他所持的器物上,常见的有药壶、塔、锡杖、药丸等等。在浙江杭州灵隐寺的药师殿中,药师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左手托着药钵,右手结与愿印,身边的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面容慈祥,整组佛像精美绝伦。
燃灯古佛作为过去世的佛,他的形象没有特别固定统一的标志性手印,不过在一些造像中,可能会双手结定印,表现出禅定的状态。
而在汉传佛教里,弥勒佛通常是布袋和尚的形象,挺着个大肚皮,面带慈祥的笑容,特别和蔼可亲。
还有一种组合,是释迦牟尼身边跟着他的弟子,就好比秘书一样,地位仅次于佛祖。佛陀一共有十大弟子,经常跟着他的是迦叶和阿难。其中,年纪较大的是迦叶,看起来更成熟稳重;年轻一点的是阿难,长相比较俊朗清秀。
在一些大型的佛教造像中,如山西平遥双林寺的千佛殿,释迦牟尼佛像两侧的迦叶和阿难像。 另外,佛祖的儿子罗睺罗也经常出场。
七尊佛主要指药师七佛和过去七佛。分别是善名称吉祥王如来,身呈蓝色,左手定印托钵,钵中满盛甘露,右手结与愿印;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身呈白色,左手定印托钵,钵中盛有月轮,右手结与愿印;
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身呈金色,左手定印托钵,钵中盛有日轮,右手施无畏印;
无忧最胜吉祥如来,身呈黄色,左手定印托钵,钵中盛有羯磨杵,右手施无畏印;
法海雷音如来,身呈红色,左手定印托钵,钵中盛有莲花,右手结说法印;
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身呈紫色,左手定印托钵,钵中盛有宝剑,右手结说法印;
药师琉璃光如来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药师佛,身呈蓝色,左手定印托钵,钵中盛有药,右手结与愿印 。
在一些专修药师法门的寺院中,能看到药师七佛的完整供奉,如辽宁海城大悲寺的药师七佛殿,七尊佛像排列整齐。
过去七佛,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过去六位佛,加上释迦牟尼佛是过去在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位佛陀。他们依次是:
拘留孙佛,跏趺坐,左手横于双膝,右手直伸下垂,作触地印;
以及我们熟悉的释迦牟尼佛。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寺中,可能会有过去七佛的壁画或者造像,如敦煌莫高窟的部分洞窟中,就绘有过去七佛的形象,虽然历经岁月侵蚀,但依然能从这些壁画中感受到古代佛教艺术的魅力。
文殊菩萨骑着青狮,手里常常举着一把利剑;和他对应的普贤菩萨则骑六牙白象,手持如意。
观音菩萨就更好认啦,有送子观音、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杨柳观音等好多化身,她的坐骑是金毛犼,长得像狗,全身都是金色的毛。
和观音菩萨相对的是大势至菩萨,头戴天冠,冠中有宝瓶。
地藏菩萨一般是光头,或者头戴毗卢冠,手里拿着锡杖,坐骑是谛听。
一般寺庙的第一重大殿是天王殿,里面通常坐着弥勒佛。如果弥勒佛下首有四尊像,那就是四大天王;
天王殿后面就是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着不同组合的佛像。常见的有三尊、五尊、七尊。除了前面提到的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还有三身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而成的佛身;
报身佛卢舍那佛,是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
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了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出的各种化身。
五方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他是五方佛中的总主宰,也是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庄严肃穆地坐在莲花宝座上,佛身颜色是白色。
东方是阿閦佛(不动如来),身坐莲花宝座,佛身颜色为蓝色。
南方是宝生佛,常常以黄色或金色示人,坐在宝座上,展现出富饶和慈悲的样子。
西方是阿弥陀佛,通常是金色或红色的身色,手持念珠和接引手印,坐在宝莲花上,象征着无限光明和无量寿命。
北方是空成就佛,一般佛身是蓝色,右手结施无畏印,左手结根本定印,代表着力量和成就。
在一些密宗寺院中,供奉着五方佛,如北京雍和宫的法轮殿 。不同的佛像还配有不同的肋侍菩萨,一般左右各一尊。
释迦牟尼佛的肋侍菩萨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这三尊组合在一起就是华严三圣;
阿弥陀佛的肋侍菩萨是观音和大势至,他们三个组合叫西方三圣;
药师佛的肋侍菩萨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起来是东方三圣。
要是把释迦牟尼、观音、地藏安排在一起,那就是娑婆三圣。
大雄宝殿两侧,如果是十八尊像,那就是十八罗汉;要是 24 尊,就是二十四诸天;
有的寺庙还有 500 尊像,那就是五百罗汉啦。在云南昆明筇竹寺就有罗汉堂,供奉着五百罗汉像栩栩如生。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