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有网友称在海外版《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咒语“急急如律令”被翻译为“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也有人说被翻译成“fast fast biu biu”。在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的海外上映版本中,“急急如律令”被直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是“快速听令”的意思。虽意思比较贴切,却无法充分体现独具的命令性与咒语的神秘感。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网友正在围观热议时,有媒体出来辟谣了。不少海外网友在观影后指出,在海外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采用中文配音+英文字幕,其中“急急如律令”译文为“swift and uplift”。你觉得这个翻译如何?

“急急如律令”,在我们的印象里,它似乎是道士们施法时不可或缺的关键咒语,承载着沟通天地、驱使鬼神、施展神通的神圣使命,每一次念诵都仿佛能唤起神秘力量,连接起现实与超自然的世界。然而,这句如此重要的语句,其背后隐藏着怎样历史源头与丰富的文化传播历程?

汉代的公文体系

关于 “律令”,在民间有着许多传说。
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律令”原本是周穆王时期的一位天赋异禀的人,因其极快的奔跑速度而被雷神选中,成为雷部的小鬼,专责传递信息。由于其在雷部表现出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他享有极高的声誉并象征迅速。
另一种传说则将“律令”描述为一种神秘的鬼物,身形飘忽,速度之快可与雷电相媲美,承担着雷部的重要职责。尽管关于律令的传说版本多样,但共同点在于强调其极速的特点,这也为“急急如律令”这一用语增添了神秘和传奇色彩。
按照这个说法,《哪吒1》对这句咒语的翻译倒是贴切,然而在后期的使用中,“急急如律令”又结合了神秘的道教文化,给它增添了神秘感。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急急如律令”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公文用语。当时,“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常被用在公文结尾,传达出“立即执行命令,如同法律般不可违抗”的严肃指令。这一表述在汉代公文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在诏书、檄文及紧急公文的结尾部分。
在汉代,“律令”象征着国家的法律与权威,要求接收者必须迅速且准确地执行公文中的指示,不得有任何延误。当“急急”与“如律令”结合时,其传达的紧急性和重要性达到极致,意味着相关事务需即刻处理,刻不容缓。

与道教文化的融合

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道教,作为本身生活在汉代社会环境中的修道之士,张道陵自然对这种官方公文用语自然十分熟悉。他在道教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众多民间信仰和文化元素, “急急如律令” 便是其中之一。
道教将其引入自身的符咒体系中后,对“急急如律令”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道士们常常在咒语中嵌入神名,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等,借助神灵的威严来强化咒语的力量;另一方面,还会在其后添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要迅速且准确地执行咒语所传达的命令,不得有误。
道教认为,通过念诵包含“急急如律令”的咒语,可以驱使鬼神、治病禳灾、驱邪灭祸等。这种信仰反映了古人在面对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时,试图借助超自然力量来获得帮助和解脱的心理需求。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道教吸纳“急急如律令”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其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能够迅速传达强烈的命令意味,契合道教法术中对神灵、鬼怪的驱使和掌控需求;
另一方面,“急急如律令”作为官方文件用语,所蕴含的权威性和紧迫性与道教追求的超凡力量及神秘氛围相呼应,能增强道教法术和仪式的神秘色彩与威慑力。将其引入道教,使道教法术和仪式具有类似官方权威的力量,在信众心中更具可信度和神圣感。
“急急如律令”在道教仪式和咒语中扮演重要角色,是道教法术和仪式的标志性用语之一。在道教斋醮、祈福、驱邪、超度等各类仪式中,道士念诵咒语时,“急急如律令”常出现在结尾部分。道教咒语种类众多,功能用途各异,涵盖召神、驱鬼、治病、祈福等,无论简单护身咒语还是复杂法术咒语,“急急如律令”往往作为结束语,强调咒语效力与紧迫性。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哪吒》系列电影引发的翻译争议

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急急如律令”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也通过各种影视作品走向了世界。其中,《哪吒》系列电影引发的翻译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哪吒1》的海外上映版本将“急急如律令”翻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这一翻译虽然在表面上传达了“快速听从我的命令”的意思,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命令的紧迫性,但未能完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命令性和咒语的神秘感。

《哪吒2》即将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时,“急急如律令”的翻译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网络上流传的“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翻译采用了创意性的表达方式,用“quickly”对应“急急”,并用“biu biu biu”模拟法术施展的音效。这种翻译兼具趣味性与节奏感,能让国内观众会心一笑,但对于缺乏相关中国文化知识储备的海外观众来说,尽管增加了趣味性,却忽略了其文化深度和内涵。

“急急如律令”这一咒语蕴含的文化背景及其深层意义,往往使海外观众难以真正理解其文化价值。

除了以上两种翻译,还有网友主张直接使用 “Ji Ji Ru Lyv Ling”,类比《狮子王》中的“Hakuna Matata”,通过文化输出的方式让英语观众接受原声咒语。这种翻译方法保留咒语的原汁原味,使海外观众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问题,对于不熟悉中文的海外观众来说,单纯的发音可能无法让他们理解其含义,需要额外的解释和说明。

不同的翻译策略对“急急如律令”的文化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直译虽然能够传达字面意思,但又不足以阐述咒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过于强调原文化内涵则可能使翻译内容在目标语言中显得生硬、晦涩难懂。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因此,在对“急急如律令”进行意译时,需要在保留其文化特色的同时,考虑海外观众的接受程度,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音译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留原文化的独特性,让海外观众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元素。

“Ji Ji Ru Lyv Ling”能够激发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然而,仅凭音译可能不足以传达其深层含义,因此,需要辅以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因此,对于 “急急如律令” 的音译,也需要在影片中或其他宣传渠道中,对其文化背景和含义进行详细的解释,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急急如律令” 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其文化传播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路径和接受程度,为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和借鉴。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往期推荐


🔗从寿星到反派:无量仙翁的“黑化”之路,他与南极仙翁是同一人吗?
🔗求神拜佛有用吗?DeepSeek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
🔗探秘仙界三教:阐教、截教与道教的神仙体系大揭秘
🔗全真和正一到底有什么区别?一文让你看懂
🔗一文看懂佛教等级体系(佛教果位)
🔗2025道教节日一览表,这些日子上香拜神更灵验!(值得收藏)
🔗2025年佛教节日一览表(赶紧收藏)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扫码关注我们
“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biu biu”?急坏老外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来历?一文带你了解这句神秘咒语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


相关新闻

AI玄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