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文:
梧桐叶落秋将暮,行客归程去似云;
谢得天公高著力,顺风船载宝珍归。
解释:
秋天即将结束,庭院前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了下来,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感谢上苍暗中轻轻使了助力,借着顺风让我和满载的行囊更加速返乡。心中所望,天必从之,所谋用事,尽可施为。
此签从心所望之象,凡事大吉利。
签文典故:
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王勃自幼便饱读经书,有“神童”之誉。王勃自幼便饱读经书,有“神童”之誉。
二十七岁的王勃从山西去海南岛,看望被贬为交趾县令的父亲,一路上经过了千山万水。到了马当山,王勃独自走过一座古庙时,忽然看见庙旁的石头上,坐着一个老头,那老头看起来童颜鹤发,貌若神仙,对着王勃说道∶“你不是王勃吗?”王勃吃了一惊说∶“正是!请问您怎么会知道呢?”老头说∶“我早就听说你有救人的善念,而且作的诗义理可观。明天滕王阁有一个盛会,如果你能赴宴作文的话,会名垂千古并且得到路费的。”
王勃说∶“这里离滕王阁有六、七百里路,明天怎么赶得到呢?”老头说∶“我会用马当神风助你一帆风顺,明天一定淮到。”王勃拜谢说∶“请问老丈,您是仙还是神呢?”老头笑说∶“我就是掌管这方水域的中源水君啊!”
接着老头便催王勃快快上船,只见一时祥云环绕,一路上顺风顺水,转眼间就走了数百里路。王勃果然就在盛会当天的早上,赶到了滕王阁。并当场一挥而就,写下了被唐高宗称为千古绝唱的《滕王阁序》。


签文:
炎炎烈火焰连天,焰裏还生一朵莲;
到底得成终不害,依然生弃长根枝。
解释:
火势凶猛,烈焰冲天,但莲花不受影响,依然在其中滋长;直到最后也并没有被折损,仍然枝繁叶茂,色彩鲜艳。虽是危险,不伤其身,营谋用事,皆得贵人。
此卦火裏生莲之象,凡事似险非险也。
签文典故:
三国时,刘备和周瑜联合攻打曹操,孔明设七星台祭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曹军被烧得狼狈而逃,曹操也带着一支残败军队逃亡。
孔明派大将于各处埋伏。
曹操至葫芦谷口休息、烧饭。见地势险要又无伏兵而哈哈大笑。
忽闻炮响,张飞杀到。
山谷到处起火,曹军一番挣扎,曹操紧急上马,在火中狼狈奔逃。
败走华容道。(虽遇凶险,尚能保命。)


签文:
譬若初三四五缺,半无半有未圆全;
等待十五良宵夜,到处光明到处圆。
解释:
就像初三、四、五的月亮,似有若无仍未达完满;待等到十五夜来临,四处各地即都可见清亮无比的满月。知足自足,如月初出,直到圆时,无有不吉。
此签如月初出之象,凡事守候忍耐也。
签文典故:
隋朝末年,隋炀帝腐败荒淫,四处玩乐,民怨四起,群雄割据。
公元六一八年,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杨浩为帝。
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
来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
中原地区得知炀帝死讯后,洛阳守将王世充拥立越王侗为帝,即隋哀帝。
在此时,李渊把杨侑废了,自己在太原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唐。此即唐高祖。



签文:
因名丧德如何事,切恐吉中变化凶;
酒醉不知何处去,青松影裏梦朦胧。
解释:
因为虚名而失去道德修养,哪里能够得到认同?忙中有错更恐招来祸患;如人酒后茫茫,东南西北不知何处去,却是在青松树下睡着了! 寒鱼离水,美中不足,若问营谋,如何结局。
此签寒鱼离水、败德招凶之象。
签文典故:
庄子,周朝人,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邑人。在周朝为漆园吏。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拼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煽坟土,让它快干,好追寻第二春。
庄子想到世间居然有此薄情的女子,感叹不已。继而想到,自己的妻子会不会也这样呢?疑心病起,便想试探。
庄子的太太姓田,夫妻平日感情甚笃,庄子为考验他妻子的忠贞,决定装死试探。
听说庄子急病而亡,包括亲友等四方人士,许多人前来吊唁,其中来自楚国的王孙,长得英俊潇洒,位尊多金,他见田女士新寡,楚楚可怜,便追求她。田女士不堪诱惑,爱上王孙,才廿天两人就成婚。
当晚,酒酣耳热之际,王孙突然心脏病发,命在旦夕。
田女士吓得惊慌失措,急问王孙如何是好,王孙忍着痛楚,告诉田女士,要用死尸的脑浆才能起死回生。
死尸到哪找呢?田女士念头一转,丈夫不是刚死吗?田氏忘了从前的夫妻情义,竟然拿着斧头,劈开丈夫的棺木,准备取出他的脑浆做药。
不料劈开棺木,庄子居然复活了。田女士羞愧得无地自容,自缢身亡。
(本故事喻,为了私利违背情义,不能苟同。)


签文:
云开雾罩山前路,万物圆中月再圆;
若得诗书沉梦醒,贵人指引步天台。
解释:
重新出发,将过去的事封存,在万宝园中再度聚首;安闲快乐地把酒言欢吟诗作乐,待得贵人牵引时,就能一鸣惊人了啊。老者还来,春暮风和,欲求名利,早晚遇财。
此签春暮花开之象,凡事求谋俱吉。
签文典故: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唐德宗贞元八年进士,谥号文公。
唐宪宗时,韩愈因谏迎佛骨,惹宪宗大怒,贬韩愈为潮州刺史,限日动身。韩愈别离妻儿,往潮州而去。走了不到几天,寒风急起,大雪纷纷。韩愈走到一处,雪有数尺之深,马难以前行,附近不见一户人家,不知路在何方。想循路而退,也无归路。风刮得紧,雪飘得急,韩愈是全身湿透,难捱的冻饿,万般愁苦无处诉说。
韩愈感叹的说:“皇上不杀我,皇天却要灭亡我。”
就在韩愈绝望之时,只见一人冒着严寒,扫雪而来,一看竟然是韩湘子(韩愈的侄子)。
事前韩湘子曾对韩愈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当时韩愈不解韩湘子的意思,而此刻终于明白了。
于是韩愈与韩湘子到蓝关傅舍中借宿。谈论着往来之事,修真的大道,韩愈心悦诚服。
后来韩愈弃官,财产尽捐地方,入山修道成仙。


签文:
春来花发映阳台,万里车来进宝财;
若得禹门三级浪,恰如平地一声雷。
解释:
春天时百花盛开,在阳光投射下楼台呈现美丽的疏影,有人自万里之外驾船送来满满的珍宝;相信鱼跃龙门时来运转之时,就似春雷一声乍响,震撼了大地。帝朝受职,如贫得宝,望用从心,签中第一。
此签上朝见帝之象,凡事太吉大利也。
签文典故:
商辂(1414年-1486年),字弘载,号素廷,谥文毅,中国浙江淳安人。明朝永乐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
父祖皆不仕,早年即为学谕王瑞所器重,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举乡试第一(解元),后来屡试不中,遂在太学潜心读书,深受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所赏识,于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第一(会元),继而殿试第一(状元)。三元及第之光,在明代只有被朱棣除名的黄观和他有此殊荣。



签文:
人行半岭日衔山,峻岭崖岩未可安;
仰望上天为护佑,此身犹在太平间。
解释:
行走到半山腰时,感觉赤辣的太阳似乎要把山给吞没了,如此险峻的山势找不到可以再攀附上升的途径;望着天空,祈祷上苍庇护保佑,躯体就犹如迷失在虚无广阔的空间之中啊! 剖石见玉,淘沙见金,须用着力,劳心成就。
此签淘沙见金之象,凡事劳心有成。
签文典故:
为庆战功,程咬金于演武杨摆宴。忽地裂一洞,深不可测,大家拈字抽签,咬金抽得,租绳缚身入穴。
见石造之门桌椅桥等物,桌上还有龙袍玉带,咬金穿着出洞。
带着大箱小盒出洞的咬金,把木盒打开取出玉印,把箱子打开,取出大旗和冠袍履带放在桌上,众人一一观看。只见那大印上刻的八个篆字是“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众人拱他做“皇帝”,咬金就这样做了三年混世魔王。(其实,这只是自封,程咬金只是当时的寨主。)
(本故事喻,好事就如演戏一场罢了,此即“此身犹在太虚间”的意境。)


签文:
木为一虎在富门,须是有威不害人;
分明说是无防事,忧恼迟疑恐惧心。
解释:
虽然知道山林里是一只木头雕刻而成的老虎,但远远看着它的容貌,仍然忍不住打起寒颤;即使口头上说不碍事,但心里终究感到畏惧。炉头点雪,耳边过风,可宜作福,前凶后吉。
此签林木虎有威之象。凡事虚惊少实也。
签文典故:
宋朝仁宗时期,包公为开封府府尹(官名,相当于太守)。庞洪为国丈(皇帝的女婿),陷将军狄青于狱中。包公求审此案,庞洪惊畏万分,多方阻拦。后案情大白,证实庞洪诬陷。呈宋仁宗圣裁,又因皇戚被释。



签文:
出入营谋大吉昌,似玉无瑕石裏藏;
若得贵人来指引,斯时得宝喜风光。
解释:
出外求谋运势极佳,就好似原本深藏在石头中的美玉;如今因得高人提点指示将其取出,如获至宝欢喜无限。如玉藏石,贵人指出,得宝称心,遂意大吉。
此签玉藏石中之象,凡事称心大吉。
签文典故:
琼花年开一次,且在晚间。隋炀帝听人说,扬州有琼花举世无双,洁白如玉,风姿绰约,清秀淡雅。乘龙舟带着宫妃,到扬州赏花,排场十足,声势浩大,旗帜飘扬。
(本故事喻,事情就像这“琼花”这么珍贵。不现则已,一现惊奇。)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十二生肖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扫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