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亡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课题,近期,著名作家、编剧琼瑶选择在家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86岁。她留下的遗书也保留着一贯的浪漫风格:我已经”翩然“的去了,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要“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我是“花火”,我已尽力燃烧过…….
86岁的琼瑶风光半生,直到最后也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本以为大家会为此感到遗憾,没想到网评一片赞叹:清醒、勇敢、通透,活得有尊严。
也有一些网友持不同意见,认为轻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无论年纪多大,都应该珍惜生命,毕竟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值得探索。”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她确实活得浪漫,走得洒脱,不愿面对衰老病痛的折磨,不拖累家人,不难为自己。
琼瑶在遗书中说,死后不希望以任何宗教形式来纪念,是因为无论在哪个宗教看来,自杀是极不可取的一种行为。
佛教将自杀视为非常愚痴的行为,认为它障蔽了善道。无论在哪个体系的佛教戒律中,自杀都是犯戒律的行为。汉传佛教戒律中规定,自杀犯偷兰遮罪(即粗重罪);藏传佛教戒律中规定,跳下悬崖、上吊等自杀行为,非清净行,非出家行,是违犯戒律的不当行为,犯粗罪(偷兰遮罪的意译);南传上座部佛教戒律也对自杀行为有类似的规定。
星云大师《当代人心思潮·自然与生命》、《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中批评自杀为自私之举,不仅伤害自己,还让痛苦留给他人,无法得到家人谅解,更谈不上安心与解脱。生命是父母所赐,依靠社会的劳动而存活,无人有权自杀。
玛欣德尊者开示说:“自杀是极其不善的行为,因为自杀的人中约有99%会堕入地狱或饿鬼道。通常,一个人选择自杀是出于负面情绪,如绝望、仇恨、憎恨、想要遗忘或逃避某些事物。在自杀时,他必须怀着嗔恨之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在临终时刻,他的心态是不善意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善意的心态,许多自杀者被称为冤死的人,他们在死后往往投生为丑陋的恶鬼或厉鬼。
这是因为他们带着仇恨的心去死,所以在临终时会感到恐惧或恐怖,死后也会以难看的形象转世。总的来说,一个人如果选择自杀,大部分情况下会投生到不善的境界。”
除了佛教,其他宗教,也毫无例外对杀生这一事表示不认可。甚至在全球绝大部分文明体系里,自杀都是一件十分罪恶的事。
道教强调“仙道贵生”,重视救人性命,认为万物皆由道而来,生命体现着道的精神。道教主张长生不死、修道成仙,即通过信仰和实践达到对生命的尊重。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这表明人的生命非常有限,应追求长生久视之道,尊重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反对轻生自杀。
道教也尊重动植物的生命,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在特定环境下也能修炼成仙,做到既度己又度人。
儒家则认为自杀是不孝的行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强调活着的重要性,反对轻易放弃生命。
即便是基督教,也强烈反对自杀,认为身体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是上帝给予的礼物,人的一切都是上帝赋予的,因此,人并非其自身生命的所有者。
人的生命是宇宙众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存在都蕴含着其独特的佛性与价值。生命中的痛苦和挑战,应当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来克服,而非选择放弃生命作为终结。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和轮回的观念,认为自杀会为未来的生命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自我了断。
自杀的根源在于痛苦,而痛苦则源于无明,即对生命的无知和对自杀后果的不明了。
佛法所讲的“苦”并非仅指悲伤中的苦痛,更是指一种现实的逼迫。因此,苦是一种现实状态,而非问题的解答。我们所追求的一切,在得到之后又会成为新的现实,从而引发新的苦痛。选择自杀往往是因为尚未了解世间苦的本质。
生活中的压力、挫折和苦难都是对个体精神的磨炼,只要我们以珍惜人生的正确态度,运用佛法中的无常无我智慧进行观照,便能以理智和毅力战胜困境,这正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即便像琼瑶这样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她在遗书中仍然鼓励年轻人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认为一时的打击可能是通往美好生活的磨炼。她的遗言充满了浪漫与勇敢:“有如雪花与火花同时绽放,我将飞向可以起舞的星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因精神痛苦而选择自杀。然而,当我们学习佛法并拥有智慧时,就能坦然接受命运赋予的一切,安贫乐道,在苦中寻找乐趣。
死亡不应被视为生命的最终避难所。尽管人生充满苦难,但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自杀背后的心理往往涉及逃避、脆弱、消极和悲观。杀害有情众生需承担因果业报,更何况是杀害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何说“人身难得”?一旦堕入恶道,生生死死不停轮回,千年求出无期。只有人道苦乐参半,最适合修行,人人都可成佛。因此,自杀实际上是在扼杀自己的成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