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杭州灵隐寺罕见地开启了中门,以迎接意大利总统的到访及中国文物的回归,据说灵隐寺中门平日不开,上一次开中门还是在60年前。但小编查过才知道,关于灵隐寺山门60年一开,纯属于谣言,灵隐寺中门在2023年时为迎接叙利亚总统夫妇也曾开过一次。
图片源于网络
很多人又有疑惑了,佛门不是号称“众生平等”吗?为何中门从不迎接普通游客?寺庙中门不开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传说?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层神秘面纱,探寻背后的奥秘。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之畔,自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创建以来,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其建筑布局严谨,遵循古制,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等重要殿堂。然而,在这庄严的序列中,中门却常常紧闭,不为常人所开。
据传,这一做法源于古代皇家礼仪与佛教清规的结合。中门作为寺庙最为显赫的入口,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通常仅在迎接极其重要的宾客或举行重大法事活动时才会开启。
关于灵隐寺中门不开的说法,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江南时,曾来到灵隐寺游玩。当时正值闭寺时间,守门僧人不认识眼前这位普通游客竟是当今圣上,因此拒绝打开正门放行。乾隆皇帝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无可奈何,只得从侧门进入寺庙。事后,乾隆皇帝下旨规定:“既然我来了都不开正门,那么以后无论谁来也永远不许开正门。”从此之后,灵隐寺便形成了不开正门的传统。
然而,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灵隐寺至今仍保持这一习俗。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对于重要建筑如宫殿、庙宇等都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包括何时使用哪扇门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大清会典》中就有记载:“从皇宫到孔庙、关帝庙乃至各赐额命名的寺院宫观,一律高悬正门,除皇帝外任何人不得擅入。”
这意味着即使是皇家成员或高级官员来访,也必须按照规定走侧门。因此,灵隐寺不开正门的做法可能是遵循了这种古老的礼制传统。
在印度佛教传统中,僧侣托钵化缘,居无定所,故无固定之寺门之说。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逐渐形成了以寺院为主要居住场所的习惯。尤其是禅宗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后,寺院更是被赋予了“丛林”的美誉,成为僧侣修行、悟道的重要场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门作为寺院的象征性入口,开始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中间的叫做空门,左边为无相门,右边为无作门,因此一般人进入寺院应走两侧门,中间的空门是出家人走的,所谓“遁入空门”就是这个意思。此外,三门还有智慧、慈悲、方便之表法意义。
空门:空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一切事物皆无自性的真理。通过空门进入寺院,意味着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是无常、无我的本质,从而放下执着,迈向解脱之路。
无相门:无相则强调超越对外在形相的依赖和认知,认为真正的实相是不可言说、不可描述的。通过无相门,修行者被引导去直观内心的真实面貌,而非被外在表象迷惑。
无作门:“作”在这里有造作之意,指人为的努力或行为。无作门提倡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主张顺应自然法则,不刻意追求,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自由。
这三座门不仅在建筑布局上形成序列感,引导信徒逐步深入佛理的学习与实践,而且在精神层面上构建了一个由浅入深的修行路径,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内省和自我提升来实现精神上的升华。
根据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寓意,位于寺庙正中央,是最为庄重和神圣的门。在古代,只有帝王或高僧大德才能从这扇门进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对佛法的尊崇。
一方面,保持中门的封闭状态,维护了寺庙内部的神圣与静谧,使得信徒与游客在进入时能够心生敬畏,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参悟。
另一方面,特定时刻的开启,如本次灵隐寺开中门迎接意大利总统,则成为了一种仪式感的体现,强调了事件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虽然寺院门有三扇,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非得有三扇门。有时寺院可能只有一扇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失去了“三门”的象征意义。
相反,这种简化的形式反而使得“三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无论是一扇还是三扇门,重要的是它们背后的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和体会的。
寺院山门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深刻的宗教意义。
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我们再次踏入那些静谧庄严的山门时,或许能够更加感受到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