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关于“超雄基因型”的讨论热度高涨。
01
超雄综合症
就是这多出来的一条“Y”染色体,成为众人眼中的“万恶之源”。
按照网友的理解,超雄基因就是恶魔基因,它还会刺激母体大脑,控制母体激素,从从而不理智地留下自己。遇到新闻报道中的暴力罪犯,网友们也会猜测:“他该不会是XYY吧?!”
02
超雄综合症≠恶魔基因
将“超雄”和犯罪挂钩的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统计学和方法论上的问题,未能结合遗传与环境因素。
因此,“恶魔基因”的说法不准确,是对超雄综合症的误解和污名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研究员、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实验室的张璘指出,实际上,大多数XYY染色体的人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过正常健康的生活,他们也具备善良、正直和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张璘希望公众以更加开放、包容和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人,不必过分关注,需充分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对于超雄胎儿的去留,医生建议准父母不要在情绪不稳定时匆忙做决定。待情绪稳定后,尽早寻求遗传学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了解清楚相关情况后,再做是否继续妊娠决策。
03
同理心,让我们走出阴霾
这中间涉及到的最基本的伦理底线。世界上,无论是何宗教戒律与道德标准,都以保护人的生命为重要的诫命。
《正法念处经》“一切诸法,命为根本,人皆护命,不杀生者,则施其命。”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圣经》“不可谋杀。”
《古兰经》“不要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因为正义。”
《太上老君戒经》“戒杀者,一切众生,含气以上,翻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
18世纪的思想家大卫·休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道德规范并非源于“理性”,而理性往往是情感的从属。
换句话说,塑造我们伦理观的,并非冷静的知识判断,而是我们作为情感生物,天生具有“趋利避害”和“求生畏死”的本能。
正是这种对痛苦和快乐的感知,使我们与物质构成的机器或程序不同。我们拥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这才是伦理观念的根基。
《杂阿含经卷三十七》里,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时,当地的婆罗门长者殷勤地来请求佛为他开示法要。尔时,世尊对婆罗门长者说:
“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婬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麁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
作为这个世界生命的一员,我们和千千万万的有情一样,怀着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衷心希望科学的发展能够从我们人类求生畏死、趋乐避苦的共同情感本能出发,为我们创造更为光明的未来。
正如无数科学家所呼吁的那样——“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来源丨综合网络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