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某些专有名词还未直接翻译成中文,比如“般若”直译为“智慧”,但“智慧”并不能完全传达“般若”的空慧;“阿褥多罗三貌三菩提”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弥陀佛”翻译为“无量佛”,不直接翻译是为了尊重其原意。
因此,尽管已较为白话,但每个字的意义依然深奥无边。祖师曾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佛在经中说,佛法无人讲解,智慧也难以明白。
经常阅读佛经会发现,最初的翻译大师在翻译时,主要是为了让大众更易读懂,而非专门针对少数文言化的读者。当时翻译的经典尽可能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表达,避免了文言虚词,几乎接近现代语法习惯。
所以,古时翻译经典虽然年代久远,现今看似文言文,但其实属于半文言文。人们觉得难懂,多是因为专用名词难以理解,尤其是遵循“五不翻”原则:
一、多含不翻
如“薄伽梵”,指世尊,是佛陀的名号之一,又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吉祥、尊重等义。又如“摩诃”,含有大、殊胜、长久及深奥等义。
二、秘密不翻
如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以及各种经咒,一经翻出,就会失去它的神秘性。
三、尊重不翻
如“般若”,不可直译为智慧,“三味”不可直译为“正定”,“涅槃”不可直译为圆寂或解脱等。
四、顺古不翻
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直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不可直译为“无生”,“菩萨”不可直译为“觉悟”等。
五、此方无不翻
“此方”,就是指中国。如印度的庵摩罗果,形似苹果,其意为“无垢清浄”,食之可除风热,但中国没有。佛经中常以“庵摩罗果”,来比喻地球的形状。
因此,阅读佛经时不要急于放弃,多读大德的讲解或多读经典会逐渐领悟。由于佛教经典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社会有差异,阅读时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
佛经传入时期从汉朝到唐朝,译文符合当时的书面语,翻译时特别注意尊重当时的语言习惯,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语言水平。现代人看不懂佛经,仅仅是因为语文改革,将书面语改为口头语,这种变更造成的理解障碍。
有人会问,既然语言习惯已变,为何不将佛经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
1、语言的独特性:佛经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宗教文化产物,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如果将其简单地翻译成白话文,可能会失去原有的韵味和意义。
2、内容深奥:佛经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领悟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如果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可能会降低读者的思考难度,导致对其理解不够深入。
3、权威性和神圣性:佛经被视为佛陀亲自传授的教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可能会引起一些信众的不满和质疑。对于是否应该将佛经翻译成白话文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是否将佛经翻译成白话文,不同人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应保留原文,以传承佛教文化;另一些人认为应翻译成更易懂的语言,便于更多人了解佛教思想。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尊重经典的权威和神圣性,避免随意篡改或扭曲。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佛教文化的奥秘。
如果佛教今天传入,也可能会翻译成白话文。至于理解问题,不必因而放弃阅读。经文是佛陀的教诲,阅读就是聆听佛法、学习佛理,耳根一历,智慧必然开显!
理解经义需要学习祖师的注疏,一边读一边思考并不是妨碍悟道的障碍,多读经典,心识会逐渐提升。《坛经》中法达被批评后不愿读经,六祖问他:“经有何错?”应细读全文,不可道听途说。你以为每天风平浪静,其实只是幸存者的认知偏差。
来源 | 综合网络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