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今年,我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入伏后,雨水让地表湿度变大,地面热量积累达到最高峰,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候。古人认为这段时间宜“伏”不宜动。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源于古代的历法。简单来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进入末伏。而庚日的确定,则是根据天干地支来推算的。
庚庚日的确定基于天干地支系统的计算。该系统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形成六十个不重复的组合,即“六十甲子”。每经过十天,会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即庚日。
根据传统历法,从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时,进入初伏时期。初伏和末伏通常持续十天,而中伏的持续时间则不固定,可能是十天或二十天。这种差异取决于夏至与立秋之间的庚日数量:四个庚日时中伏为十天,五个庚日则为二十天。
例如,今年夏至是6月21日,随后的庚日分别出现在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和8月4日,共五个庚日。
因此,今年的中伏将持续二十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8月14日)标志着末伏的开始。
在本世纪中,仅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三伏”期为三十天,其他年份均为四十天。特别是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十年的“三伏”期均为四十天。
对于修行者来说,三伏是非常特殊的修行时机,称为“夏季三伏”。
三伏天期间,有一种说法称为“伏日万鬼行”。这里的“鬼”既指人格化,又指阴气。《汉书·郊祀志》中提到:“伏”,即阴气初生,被夕阳迫而未能升起。因此称为藏伏,故称伏日。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这个“伏”,不仅意味着高温,还意味着我们应该停下来,隐匿起来,调养身心。因此,伏天并不适合外出远行。
这段时间暑气最盛,这种炎热本身就有害,称为暑邪。在天气炎热时,各类生物繁衍生息,我们体内亦然。同时,由于高温,我们的皮肤和肌肉都处于开放状态,能量场向外散发,百毒易入侵。因此,此时应该固本。
尽管此时容易出汗,但通过排汗可以将体内的邪气排出。三伏期间,既要防外邪入侵,又要利用这开放的时机消散内在疾病,将其排出体外,因此是调理身体的良机,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往昔修行者,越是炎热的天气,越要在日光下打坐。颇为奇怪的是,他竟然毫无汗珠。为什么?因为越是恶劣的环境,越容易回归本性,回归自性,与佛同在。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佛性,这佛性是清凉的。当一个人能够摄六根不放逸,正念充足,找到佛性时,它就像宝贝如意般——处于寒冷环境中,皈依佛性,即使阳光下,依然清凉。
中医非常注重伏天的养生。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一年四季中,最有助于排除体内寒气的时机就是三伏天。
俗语有云:“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段,自然界的阳气达到巅峰,人体阳气也最旺盛。此时正是治冬病的好时机,驱除体内寒气。如今很多人阳气不足,畏寒怕凉,可以利用中药蒸汽疗法,通过热气将寒气驱逐。
许多人误以为“伏天应全力防暑”,实则相反,应当最警惕的是“寒”。
“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容易受到寒邪侵袭。”
伏天开始时,人体阳气逐渐达到顶峰,血管扩张,皮肤毛孔开放,稍有寒意,寒邪便有机可乘。夏季人们喜欢吃冷饮,常开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可能导致身体受到寒邪侵害。
许多疾病是因为吃了寒凉食物导致阳气受损,或者贪凉引发外邪入侵。夏季防寒甚至比防暑更为重要。
所以,进入三伏天后不要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