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
居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一族,佛教中的“居士”是梵语“迦罗越”的意译,亦译作“家主”。后来发展为一切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乃至菩萨戒的在家人,都统称为居士。
居士是指居家修行的佛教徒,也就是不出家的佛弟子,与出家人(僧众)相对。
在古代文献中,“居士”一词有时也用来尊称有德之士或隐士。比如,《礼·玉藻》中说:“居士锦带。”这里的“居士”指有道艺而隐居不仕者。
再如,李白《春日独酌》中有句诗写道:“借问东林老,呼我为居士。”在这里,“居士”是对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的尊称。
虽然在古代“居士”有时也用来称呼一些有才德、有学问的人,但在佛教中,它指的是在家修行的佛弟子。
严格来说,居士不是出家人。
他们并未出家为僧,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因此也称为在家居士。居士的修行方式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遵守戒律,积德行善,以及参与寺庙的各种活动和仪式。
他们通过学习佛法经典、参与仪式和修持禅定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追求解脱和觉悟。居士通过自己的修行和宣扬佛法,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慈悲心、智慧和道德修养,以及对众生的利益和福祉负责。
因此,虽然居士在佛教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但他们与出家人(如和尚、尼姑)有明确的区别。出家人是指那些已经出家并接受佛教戒律的人,而居士则是在家中修行佛法的信徒。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居士
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是不必谈的。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
佛法是由佛说的。佛法是由僧众结集、传流、住持、弘扬的,所以也要信仰。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称之为三宝。
信仰的入门,便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便能从三宝的启导,得到人生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
主要是指五戒──不杀生(不杀动物,而非即是吃素)、不偷盗、不邪淫(不与夫妇之外的异性发生不正当关系)、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本是三皈弟子的必修德目,如果皈依了三宝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向学校登记注册,而不真去上课求学。
如果向往出家生活,而现实环境又不允许,那也不妨于五戒之外,可以受持以一日一夜为期限的八关戒斋,如果修菩萨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萨戒。
持戒、布施,是重于福德的培养与经营,若要求得佛法的正知正见,并期如理奉行佛法的话,那就必须从闻法入手。
看经,也是闻法之一,但是,经义博大精深,亲近善知识,“往诣塔寺,专心听法”的点化讲授,仍是必须。这是居士进寺院的最大目的。
来源 | 综合网络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