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芒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公历6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这个时节,正是农事忙碌的时候,农民们忙着收割、播种,鸟儿在田野间欢快地歌唱,一片繁忙而和谐的景象。
芒种期间,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增多,是典型的高温多雨时期。 这种气候条件为夏季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快,旱、涝、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会增加,因此芒种期间也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时期。
芒种不仅仅是一个农事的节气,还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
芒种不仅仅是一个农事的节气,还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
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随着初夏的深入,喜阴的鸟类如喜鹊等开始鸣叫。
随着天气变热,一些鸟儿停止鸣叫,大自然呈现出一种炎热而沉闷的气氛。
随着天气变热,一些鸟儿停止鸣叫,大自然呈现出一种炎热而沉闷的气氛。
送花神
芒种时节,五月将至,百花渐次凋零,民间传统中,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以送别花神,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并期待来年的重逢。
虽然这一习俗如今已不常见,但在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情景。在第二十七回中,描述了大观园里女孩子们如何用花瓣和柳枝编织成轿马,用绫罗绸缎叠成象征性的旗帜,如“千旄旌幢”。其中,“千”指盾牌,“旄”是一种顶端装饰有牦牛尾的旗帜,“旌”与“旄”相似,但以五彩折羽装饰,“幢”则呈伞状。这些细节描绘了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举行的盛大送别仪式,展现了当时的热闹与繁荣。
安苗
在皖南地区,每年芒种时节,当地农民在播下水稻后,都会举行安苗祭祀,以祈求秋季的丰收。家家户户都会用新麦面粉制作发包,巧手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象,并用蔬菜汁液为这些面点赋予色彩,使其栩栩如生。这些五彩缤纷的面点,不仅是祭祀活动中的供品,更承载着人们对丰收和平安的祈愿。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开犁
浙江一些地区在芒种那天举办“开犁节”,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结果导致野草疯长,拯救了牲畜,却使农田被野草淹没,让农人无法耕种。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过去把“开犁节”叫做“牛大王节”。
风吹麦浪,金黄的麦穗在田野上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芒种是希望的节气,让我们一同跟随芒种,开启生命的精彩旅程,以饱满的精神珍惜每一个“时”,享受每一个“日”,迎接灿烂的明天。
时光如素,安月静然。愿大家都能种下希望与梦想,在不远的未来收获幸福和惊喜。
来源 | 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