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有诗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一世,我们都是匆匆过客,行走在这条人生旅途上,有鲜花阳光,也有疾风骤雨。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越不顺的时刻,我们越要调整自我,如此才能逆风翻盘。
”
1
运动,养身
有人说“运动是治愈一切的万能钥匙。”
此言非虚,1933年春,著名作家老舍遭遇了背部的剧烈疼痛,尽管遍访名医,却始终未得缓解之法。
然而,命运的转机悄然而至。
老舍得知济南有一位武术大师,便毅然前往求教。
自此,老舍的生活多了一项新的内容——武术练习。除了笔耕不辍,他还系统地练习武术,强身健体。
老舍特意将院子改造成了自己的私人练武场,每日勤练不辍。不仅掌握了少林拳和太极拳,甚至刀枪剑戟也变得游刃有余。而他的身体疼痛,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退。
他曾说:“习武旨在强身健体,亦可用于自卫。”
运动虽需付出汗水与努力,但它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强健,更有心灵的愉悦与宁静。
科学研究证实,运动能够促使大脑释放内啡肽,这种“快乐激素”能有效减轻抑郁和焦虑。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我们能够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精神状态,无疑会为我们吸引更多的好运与机遇。
运动,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心灵疗愈的良方。
2
读书,静心
郑成功在《家训》中强调:“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养心最有效的方式是减少欲望,人生最终极的快乐莫过于阅读。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帮助我们平复情绪,在宁静中培养自我,最终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王阳明自幼受到祖父的宠爱,祖父的去世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在悲痛之中,王阳明选择回归书本,寻求心灵的慰藉。
他甚至邀请了叔叔王冕和王阶一同研究经典,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王阳明的日常生活变成白天专注于学业,夜晚则沉浸在经史子集的阅读中。
之后,他的内心逐渐恢复了平静,学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最终在乡试中一举成功。
当生活不尽如人意,抱怨和烦恼往往随之而来。然而,与其沉溺于自怨自艾,不如通过阅读来寻找力量,帮助自己走出低谷。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所需的答案和灵感。在迷茫时,书籍指引方向;在痛苦时,书籍提供慰藉;在不幸时,书籍成为渡过难关的舟楫。
阅读能够让我们拓宽视野,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睿智和深邃的人。
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境界,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
散步,养神
网络上流传一个“公园二十分钟定律”,意思是:每天在户外,什么都不要做,只要待上20分钟,就能让人状态变得更好,这是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
逆境中,维持内心的宁静和稳定尤为重要。而去公园散步,无疑是一个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安宁、恢复从容的好去处。
谷米在《人间几度》中提出的见解深刻而富有哲理:“生活的刁难,并不是要你变得气急败坏,而是要你变得更加从容。”
在逆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去户外什么都不做,就散散步,清新的空气、芬芳的花朵以及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当阳光洒在脸上,微风轻拂面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还能重新获得前进的动力和希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
猎头公司CEO詹姆斯·希特林对企业高管的时间管理充满好奇,于是他向20位他所敬仰的高管发出了询问。
令人惊讶的是,其中18位高管都回复说他们通常在早上6点之前起床。
早起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策略,更是摆脱平庸、迈向成功的起点。
某个清晨,失去双腿的史铁生在地坛公园醒来,晨光和自然让他沉醉其中。
史铁生将这片绿地视为自己心灵的庇护所。即便面对自己身体的不幸,他也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平静,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创作出影响深远的《我与地坛》。
当人们遭遇困境,与自然亲密接触,不仅能够获得安慰和力量,还能帮助我们找回自我,让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和烦恼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
4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宝库,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快乐与美好总是存在的。
人生如同一把利刃,有正面也有反面,有苦痛也有欢乐。
在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时刻,不妨走出户外,去那些充满生机的地方寻找生活的美好。
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或是在城市的某个充满活力的角落,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一直在无声地传递着快乐的信号。
它可能是一朵盛开的花,一片宁静的湖水,或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
图片来源 | 综合网络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