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广西人喜提四天假期,让其他地区的人几乎羡慕得红了眼。
那你知道吗?其实这一天,在我们汉族人的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01
“三月三,生轩辕”我们伟大的始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这一天,后人为纪念黄帝的功德,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要在黄帝故里举行各种拜祖活动。
传说瑶池王母的蟠桃盛会开在这一天,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称为“蟠桃会”。
这一天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真武大帝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这一天还是我们汉族人的传统佳节——上巳节。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人们沐浴、春游、佩戴香草、摆流觞宴、赏桃花,以各种形式庆祝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复苏。
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后来,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便沿袭下来。
上巳节最初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用兰汤以驱除邪气。
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02
汉族人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诗经·郑风·溱洧》中说:“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记载的就是民间三月三这一天,溱洧河畔青年男女出游相会的场景。这一天,无需媒妁之言,青年男女,相约野外踏青,赏春采花,泼水相戏,若对彼此有好感,便以芍药相赠。
男女青年会聚集在河边或田野,通过歌舞、游戏等方式自由寻找或约会情人。
这种自由恋爱的方式,在当时是受到官方鼓励和支持的,甚至在某些时期,不参与相亲者会受到惩罚,而相亲者则可能获得土地等奖励。
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由于后来宋明理学的压制,三月三的民俗在汉族逐渐衰微。
03
三月三的花样玩法
-
祓(fú)禊(xì)去灾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的重要节日。
祓禊一般指到水滨去洗濯,人们会用草药、芬芳植物等制成的沐浴液涂抹在身上,去除宿垢,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有祈福的寓意。
这一习俗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一种卫生保健的古俗。
-
祭祀高媒
相传高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是孕育状。
据说女娲抟土造人后,为使人生生不息,便开始撮合男女,使之婚配,由于女娲对繁衍华夏子孙和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的不灭功绩,也被后世尊为高禖神或媒神。
古时通过这种活动,人们希望能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
曲水流觞
魏晋时上巳节逐渐演化,为文人雅士等临水宴饮的节日,由此衍生上巳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即禊饮。
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书圣王羲之与好友相聚兰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春游踏青
上巳节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青年男女会到野外游玩,泼水相戏,自由择偶。
这个节日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代的情人节,男女之间可以相互表达情感,并以芍药等花卉作为定情之物。
-
荠菜煮鸡蛋
古人在上巳节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并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以除虫害,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避免头痛和睡得更香甜。
这一习俗与楚地有关,相传当地居民因气候条件常患头痛病。在三月初三这一天,神农氏发现荠菜能治疗头痛,便教百姓用荠菜煮鸡蛋食用,从而缓解了头痛症状。
因此,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
-
浮蛋乞子
蛋在任何一个文化里都是生育的符号。
古人三月三在野外将煮熟的鸡蛋、鸭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顺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从水中取而食之,谓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将红枣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绛枣”。壮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还有吃彩蛋的习俗。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