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寒食》,让人记住了一个古老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曾是我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但在时代的演变中, 却与上巳节一起, 成为了清明节的“附属品”, 逐渐被遗忘。
然而在古人的生活中,寒食确是丝毫不输于清明的存在。
每逢清明前夕,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 家家户户皆熄火停灶, 禁烟火,吃冷食,迎接寒食节的到来。
有人说寒食节是清明的前一天,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寒食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 清明节的前一二日, 便是寒食之期。
寒食来源
寒食节最初源于远古时期的禁火习俗。
远古时期,人们尚未完全掌握生火的技术,因此需要保留“火种”以便点燃火焰。然而,春季的气候往往干燥,火灾的风险较高。
因此,为了预防火灾,古人会在春季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将前一年的火种熄灭,这一仪式被称为“禁火”。
随后,人们会通过特定的仪式重新取得火种,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和生活的重启。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火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命循环和社会秩序的认知。
到了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因政治斗争流亡他国,大臣介子推始终忠诚地追随他,甚至在米尽粮绝之时,割肉啖君,保住了重耳的性命。
重耳成为国君后,介子推却选择隐退,不愿接受封赏。
为了迫使介子推出山,重耳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坚决不肯出山,最终与母亲一起受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与清明
唐代之前,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紧密相连但又各具特色的节日。
寒食怀旧悼亡,清明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人们通过禁火和冷食来缅怀逝去的亲人和忠臣,又通过扫墓祭祖,象征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复苏。
唐玄宗时期,朝廷通过行政法令,将民间祭祀先人的习俗规定在清明节之前的寒食节举行,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紧密相连,寒食节的传统很早就与清明节结合在一起,扫墓活动也由寒食顺延至清明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寒食习俗
●禁火、吃冷食
寒食节这天不能起火,民间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祭祀祖先
祭祀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寒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踏青郊游
王维曾作诗咏叹: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节,正值春天,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在这一天,古人尽享春日风光。此时的热烈欢快不输清明和上巳。
●门前插柳
柳树是寒食节的象征,人们会在这一天折柳枝插在门前,以此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的精神。
没有火的存在,人类将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生活,而火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若不对其心存敬畏之心,带来的将是失去生命的代价。
古人在这个时候通过灭火、取新火的方式,并举办祭祀活动,既是对自然的感恩,也是对自然的敬畏,这也是寒食节最初意义。
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逐渐被清明替代,然而,我们仍能从古人留下的只言片语中,领略到千百年前的寒食之美。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清心听禅院钟声
禅意品青山绿水